准确理解和运用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权,是法律赋予学校、教师的职权,保障他们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我国法律和相关文件明确了学校和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合法性与正当性,但教育惩戒权在现实中并未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部分教师在实践中面对违规学生仍存在不敢...
国务院发文明确维护“教育惩戒权”,专家:是对教师行使权利的鼓励...
教育惩戒是不同于体罚、变相体罚的,是对学生违纪违规行为的正常管理和矫治。有专家向极目新闻记者分析,教师在实际行使过程中要符合规范,以不伤害学生身体、心理、自尊为前提。此外,教师正常行使教育惩戒权,也不应被追究责任。《意见》明确维护“教育惩戒权”(来源:国务院官网)《意见》明确维护“教育惩戒权”...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解读来了!
教育惩戒是基于育人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而体罚和变相体罚则往往以教师个人情绪和好恶为主导,惩罚目的大于矫治目的。其次,教育惩戒应该选择符合学生过错的相应惩罚力度,且遵循法律法规。而体罚和变相体罚通常是超过合理限度、伤害学生身体或...
...权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专家:家校社协同配合助依法行使教育惩戒权
实际上,2021年3月1日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已明确,中小学教师可行使多种教育惩戒手段,同时也为惩戒权划出了“禁区”“红线”,赋予了学生、家长申诉的权利,并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有相关规定作为“靠山”,在教学实践中,为何仍有部分教师表示自己“不好管”“管不好”?
维护教育惩戒权和管教权,消除部分教师“无力感”
“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可以预期,《意见》的实施将有力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教师履行教育职责有保障,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作用才有保障。笔者在中西部地区的一些高中调研时了解到,由于教师的惩戒权、管教权缺乏必要保障,部分老师时常有一种“无力感”。
惩戒不是目的,教育才是归宿
正如许多人所担忧的那样,极端的体罚或羞辱式惩戒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而这些行为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中已被明确禁止(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体罚显然不是教育的正确方式,但一味的纵容也只会让孩子无视规则的存在。惩戒的最终目的,应是让孩子意识到行为的边界与规则的意义,而非仅仅惩罚他们的行为本身。
中小学教师谈“教育惩戒权”:部分家长的态度倒逼老师佛系
“惩戒被曝光,大众会把矛头对准老师。”王爽说,“惩戒本意是震慑和教育,但一旦惩戒,学生当下容易感到自尊受挫。孩子和家长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学生心理也比较敏感,老师平时批评教育都要谨慎。”当批评教育不起作用,王爽会让学生罚站冷静反思,最好保证有第三人在场,这是她“自保”的一种方式。
重申教育惩戒权,老师不再“进退两难”
有教育学者认为,惩戒是一种制度形式,目的在于纠正失范行为、教育学生,是维持学校教学秩序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各国教育惩戒的形式多样,如训诫、隔离、剥夺某种特权、留校、短期或长期停学、开除等。惩戒有其合理性,学生成长离不开适度批评教育,也有助于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
落实教育惩戒权,65.7%受访者建议细化案例解读明确权力边界
江敏说,教育惩戒的落实要有细致的规定,明确标准和界限,可以把它纳入到校规、班级条例中,并通过下发告家长书的方式,让家长、学生都清楚,这不仅让老师在实施中更有分寸,也能让家长更放心。维护教师适当的教育惩戒权,65.7%的受访者建议通过细化案例解读的方式,让教师明确具体的边界,61.8%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培训,提升...
姚建龙|学校管理教育措施的法律属性与适用辨析
教育学者多主张“管教属于以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措施,既包括对学生的负面对待,也包括对学生的正向对待,即鼓励与肯定”,从这一角度理解管教、管理教育,有助于将其与其他相近概念特别是“教育惩戒”区别。譬如有学者主张,“就‘教育惩戒’概念而言,仅仅包括负面惩罚的含义,并不包括鼓励与肯定的含义。由此可见,‘管教’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