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时期,对于官员的选拔,以及对官职的就任条件
首先,最为直接的教化方式就是对符合汉代官德各种要求的官员给予升迁赐爵的奖励。无论是在哪一方面表现突出,只要能为吏民之典范者,就会得到统治者的升迁赐爵的褒奖。汉代通过升迁赐爵这种最为直接的手段来表达对符合官德标准的官员的渴求,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官吏群体的道德建设方向和整个社会风化。其次,大量的利...
从财政史看国家危机:三个皇帝与财政的故事
宋元两个朝代很有意思,它有大量的财政收入来自工商业,包括我们刚才说的工商税收、许可、官营等形式,获取的财政收入超过总数的50%,这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现象。不过在帝国时期,税商一直受到批评。前面我们说的叶适,他是赞成税商的。但在帝国时期很多人是批评它的,特别是朱熹,他对此有很强烈的批评。我们把概念部分...
驻司法部纪检监察组
汉代还重视对人才的选拔、官吏的遴选。察举是汉代选官最重要的一种途径。察举科目众多,其中我们最为熟知的当属孝、廉,孝即孝道,廉指廉德,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影响。“廉”作为一种伦理道德,由此更多地与政治行为联系起来,成为官吏应具备的一种职业道德。展厅中有一尊戴冠文吏俑,其身着深衣,下巴微微收起,双...
从积功升迁到举孝察廉看西汉政治的儒家化
韩信年轻时就因为“家贫,不得推择为吏。”汉代也沿袭了这样的制度,地下出土简牍中有“累重訾直伐阅簿”也就是官员的档案,当中详细记载了家庭资产情况。可见汉代选拔基层官吏时也要考察家庭财产情况,原则上不选择赤贫寒士任官。而出任基层官员之后,升迁的途径也只有积功升迁一条路。汉高祖为察举制的发展打下了基...
浅析中国古代选拔制度:在科举制创立之前如何选拔官吏?
察举制是由汉武帝开创的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的选人方式便是举孝廉,即以孝顺廉洁为标准,《汉书·武帝纪》中对此记载道:“孝谓曰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可见汉朝时对于这两者是极为看中的。汉朝时期儒学成为正统学派,因此察举要求所选拔之人应是儒生。察举制可分为岁举和诏举,岁举又可分为孝廉...
汉代“征辟制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汉代的察举制主要是由皇帝下达各地选拔官员的具体标准后,由当地的官吏通过对当地知识分子德行、孝义、才能进行一系列对比考察之后,选拔出最优者向上推举入朝为官(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汉书·武帝纪》中就有对这一制度的详细记载:“元光元年的冬季,汉武帝初次下达关于选官方面的要求,让各郡国各推选崇...
从察举制,浅谈两汉时期选拔官吏制度的重大变化
察举制是两汉时期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大致内容是指,由地方的官吏在其辖区内,经过考察验证,选举人才给上一级或者朝廷。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它以科目考试的形式,将人才分成不同的种类。而科目是依据对不同人才的培养设立的,不同的时期,设置的科目有所差异,由少到多不断增加。
从“举贤良”看汉代的选官制度:刚正不阿,为国为民,也危机重重
汉朝“以德选官”的制度名为察举制,察举制中分为四个科目,孝廉、贤良、茂才、异科。其中前三科都是为了选拔有德行的官员而准备的,其中举孝廉和举贤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以其中的举贤良为例,来探索一下汉代的选官制度。1、先秦理论的影响...
揭秘察举制:汉朝如何选拔人才?除了茂才孝廉,这6种人也能做官
举贤良需策问,在汉代,皇帝以有关经义政事为题,书之于策,使臣下对答,谓之策问,这是汉代选拔官吏的考试方法之一。策问有对策和射策两种形式,是古代士人上书陈政风尚的继续和发展。汉文帝十五年开创由皇帝设题指事,亲策并且亲览以定优劣,应该是一个创举,以后逐渐成为制度。策问的具体做法和程序大致是:首先...
接通制度创新的历史文脉(专题深思)
又如在古代发挥显著作用的调解制度。古代的纠纷调解大致有民间调解、官批民调、官方调解等形式。并非所有民事纠纷都到公堂之上打官司,有许多纠纷在德高望重或值得信赖的“中人”说合下,在民间就得到化解,体现了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再如以“天人合一”为伦理基础的传统生态环境文化。从法律规范维度观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