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之江日日新 打造创新生态,创新文化在“浙”里蔚然成风
家蚕育种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由于品种选育工作周期长、见效慢、难度大等原因,短期内难以出成果,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付出才能培育出一个新品种。为了加快选育进度,曹锦如团队一年增加选育4到5个世代,基本全年无休。科学家精神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我所在的实验室、于洪涛老师、王...
浙江大学张传溪教授:图解昆虫学
如杆状病毒-粉纹夜蛾细胞系统、杆状病毒-家蚕幼虫(蛹)都已经作为生物反应器,用于生产干扰素、HPV疫苗和新冠病毒疫苗等生物药品,有些已经上市。10.充实基因库如萤火虫的萤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可作为报告基因广泛用于科学研究以及生物污染检测。最后,我们以作者团队众多视频中的一个“褐飞虱的三维结构视频”...
专访民大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朱四喜:一片生态绿 几多学科人
其中,专著《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研究》的成果尚属全球首例。朱四喜介绍,本书主要研究高氮供应的人工湿地中植物多样性对生产力、基质无机氮、氮矿化与基质营养季节动态的影响,为完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支持,并为人工湿地的植物合理配置及其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抱团出击,形成集群效应。”这...
第十二讲:36所师范类院校大盘点,一定有你喜欢的!
①北师大是教育部直属原985高校,源自于京师大学堂,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叫“师范”,但却是一所综合性极强的院校,全国排名前十的专业有:心理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地理学、戏剧与影视学、哲学、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外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统计学、公共管理。②强...
苕上风雅“宋”丨这根有文化的湖丝 几千年都没有断过
2018年,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一在蚕桑繁育实践中创造出的“天人合一”生态农业模式,促成了桑蚕和渔业的共同繁荣,成为江南蚕桑文化的重要一环。2022年,湖州市蚕茧产量3010.35吨,仅占全国蚕茧产量1%不到。然而,湖州蚕种却已连续十多年大批量出口中亚、东南亚国家,出口量占到浙江省...
噻虫啉可能导致淡水昆虫数量大幅下降,森林飞防大规模使用需警惕
尽管在大连市城市管理局发布的通告中提到了“使用药剂对环境友好、对人畜禽无害,仅对家蚕、蜜蜂等一些小型昆虫有一定影响”,然而,这一药物早已因其环境影响广泛的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担忧,在欧盟已经禁用(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那么,噻虫啉真的是“安全”的吗?尤其正值大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下,这个...
【西农奋斗者】(31)小学科做出“大文章”
从获国家发明四等奖的“陕蚕3号”到育成国内首个人工无性系同源三倍体桑新品种“陕桑305”;从全国首创家蚕“成对育种”方法到获得茧层率30%的国内外最高蚕层基础品种;从蚕种散卵自动称量器到高效、广谱的蚕室蚕具消毒剂“强氯安”;从建成国内最大的临潼果桑基地到增设国内唯一的带有功能性的陕北生态桑综合试...
两江观察关注 | 沙坪坝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
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已建成26万平方米孵化空间,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开展相关技术攻关。龙帆尹诗语摄/视觉重庆谋划未来紧扣产业,抓住特色,背靠高校“智源”,各区县创新生态圈建设不仅要干在当下,还要谋在...
普通市民可成护鸟中坚 济宁这上百种鸟你认识几种?
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爱鸟护鸟的优良传统。历代文人墨客曾为鸟儿留下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宋代诗人陆游的《鸟啼》,对此有过生动的描述:“野人无日历,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鹏,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厌草茂。人言农家苦,望晴复望雨。”那你...
弘毅农场闯出中国生态农业新路
牛粪中仍有部分营养物质,他们开展了蚯蚓和黄粉虫养殖研究。数据表明,1000公斤干牛粪接种17公斤成蚓,两个月后可收获58公斤鲜蚯蚓。黄粉虫是家蚕、蜜蜂之后的第三大资源昆虫,他们用发酵牛粪养殖取得成功,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牛粪经堆积、处理后肥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大幅度提升。按每亩5吨的标准施肥,表层土壤(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