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常用的免疫组化指标有哪些?
野生型P53基因能抑制细胞转化,并能抑制癌基因活动,而突变型P53基因可引起细胞的转化和癌变,使细胞无限增值。在乳腺癌中P53蛋白的阳性率为20~60%。P53基因突变可以上调促进血管增生的内皮因子,从而成为调控血管生长的重要因素。并且与乳腺癌造成的淋巴结转移成显著相关性。当然,乳腺癌的研究中还可能会应用到P63、Eca...
一个月就变成晚期,罗小东教授:这3类患者恶化速度奇快
P53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正常情况下,突变型P53基因不表达或表达很低。当P53呈阳性或是超过50%,可能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且容易恶化。罗小东教授任免疫细胞与干细胞治疗分会常务委员,从事肿瘤治疗数十年,专业深耕各类中晚期癌症的综合治疗,对转移性肿瘤、原发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Cancer Cell:顾伟实验室长文总结p53领域45年研究进展
为庆祝这一事件,2024年5月9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顾伟教授课题组应邀在CellPress细胞出版社期刊Cancercell上撰写了题为“Understandingthecomplexityofp53inaneweraoftumorsuppression”的长文综述,全方位地总结了p53的发现、结构、功能、调节,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作为疾病治疗靶点的潜力,...
Cancer Cell:顾伟/刘彦卿等2万字长文综述全面总结p53领域研究进展
p53蛋白的主要是作为一个转录因(TF)调控基因表达,但它也存在TF非依赖的功能(图2)。人类的全长p53蛋白(FLp53)包含393个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被组织成五个不同的结构域:N端转录激活结构域(TAD)、富含脯氨酸的结构域(PRD)、中间的DNA结合结构域(DBD)、四聚化结构域(TD)和C端调节结构域(CTD)。p53的TAD分为两...
Cancer Cell | 2万字长文综述全面总结p53领域研究进展
一、p53的发现、进化与结构p53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几次关键的转折,是现代分子肿瘤学发展的一个缩影。1979年,多个实验室在SV40以及其它方式转化的细胞进行研究时独立发现了p53蛋白。最初,p53被认为是一个促进细胞转化的癌基因。然而,1989年一系列论文揭示野生型p53(WTp53)实际上是一个肿瘤抑制因子(图1)。
肿瘤病理报告中的免疫组化结果怎么看?
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突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野生型半衰期很短。研究表明大部肿瘤的复发、转移取决于Ki-67值和p53值,而与肿瘤的组织的分型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如中分化腺癌,如果Ki-67和p53值超过50%,预后不佳。相反,如肿瘤的组织分型为低分化腺癌,而Ki-67和p53值较低,预后也会...
国内Nature,Cell三连发:翻译后修饰研究如何花式发顶刊
AARS1的增加,抑制了p53在体外和细胞内的活性。AARS1敲低的小鼠比野生型小鼠更晚发生肿瘤,并表现出原发性肿瘤负担减轻。此外,使用病人的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实验也表明,AARS1以及蛋白质组(lactyl-K)和p53的乳酸化(lactyl-p53K120)在恶性肿瘤中均显著上调。β-丙氨酸可以抑制p53的乳酰化依赖性失活,提示其治疗...
启明周报 | 启明创投投资企业融资及动态速递 Vol. 15, 2024
通过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芯片的加持,ThoroughEye透彻慧眼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获得镜下视野免疫组化的高精度量化结果。ThoroughBrain透彻大脑病理大模型不仅能够智能诊断多种器官的数字病理切片,生成拟人化的诊断报告,还展现出卓越的恶性肿瘤识别能力和零样本学习特性,有望极大提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病理诊断图鉴:青少年前纵隔肿物的典型形态
免疫组化结果其他:CK7-,EMA-,CD45-,D2-40-,CDX2-,TTF1-,SMARCA4+,INI1+,p53野生型染色。我们的最终诊断纵隔卵黄囊瘤mediastinalyolksactumor,YST向临床医师询问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AFP升高(163.8ng/ml),符合卵黄囊瘤的诊断。
乳腺癌免疫组化p53一号严重吗
乳腺癌免疫组化P53(+)一般不严重,但是也需要积极治疗。乳腺癌是指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并且呈现恶性的增生。通常情况下乳腺癌的免疫组化P53是一种抗原,可以用来辅助判断乳腺癌的原发病灶,以及转移病灶。如果检查结果为阴性,说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