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30位著名词人官职盘点:陆游4品、范仲淹2品,苏轼和文天祥呢
范仲淹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家,他的仕途同样充满波折。范仲淹多次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官,但每次都能东山再起。他最终官至参知政事从二品,范仲淹的经历显示,在宋朝这个开明的时代,即便得罪权贵,只要有真才实学,仍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秦观的遭遇则更加曲折,这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因为卷入了苏轼案,...
两宋齐州风华录|范仲淹:春满百花路
后来范仲淹为官,醴泉寺僧人上京请他资助维修寺院时,他才把醴泉寺窖藏金银的事情告诉寺内僧人。这个故事未必真实可信,但是年少时期的范仲淹甘于贫穷、专心苦读确是事实。曾经做过枢密副使的淄州人姜遵对青年范仲淹十分赏识。姜遵为谏议大夫时曾回家乡,范仲淹和一些青年学生去拜见他。告别之时,姜遵单独留下范仲淹并把...
北宋文坛第一人苏东坡为啥会花13年为范仲淹写序 |豫记
苏东坡不会忘记,范纯仁的仗义执言曾经救过他和弟弟苏辙,一次苏东坡因劝谏宋哲宗而遭保守势力谮言诬陷,陷入政敌围攻之中,在“万箭穿心”时,宰相范纯仁挺身而出,“奏轼无罪……不可因谮黜官。”数年后,苏辙因在谏书中将宋神宗与汉武帝相提并论,惹得宋哲宗龙颜大怒,将苏辙“下殿待罪。”在众臣噤若寒蝉“不...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五幅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范仲淹在书法领域素有“擅书”之美誉,黄庭坚更在《山谷题跋》中高度评价其书法,称其落笔痛快沉着,直追晋宋大家,与《乐毅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范仲淹独特的“钩指回腕”笔法,更是超越古人法度,独树一帜。《远行帖》与《边事帖》合称为《二札帖》,均为范仲淹精心书写的书札,虽为即兴之作,却无一笔草率...
范仲淹的选才标准,称得上千古典范。值得所有人学习
老聂评,这个故事还是讲用人。除苏轼外,范仲淹算是我最喜欢的宋朝人物了,这个典故一方面讲用人,一方面也讲到我们《资治通鉴》中常提到的点,用人是用贤还是用能?其实这篇的不拘小节,在我看来是人没有大节操或品德亏损的前提下,然后用能力选人。应该算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了。
范仲淹的浙江缘(一)三次任职浙江
尽管范仲淹(989年~1052年)祖籍地、出生地都与浙江无关,但他曾先后三次任职于浙江大地(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范仲淹在浙江三州主政一方的经历,对浙江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影响也不可谓不深远。这位史称“范文正公”的北宋名臣,向来广受赞誉,仅两宋时期,就受到多位重量级名人如欧阳修、富弼、曾巩、苏轼、王安石、司马光、王十朋、黄庭坚...
苏轼的偶像
实际上,这位大文豪也有自己的偶像。在他的偶像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范滂、陶渊明、韩愈、白居易、欧阳修、范仲淹等耀眼的名字。庄子梦蝶乘鹏游物外如果说偶像是那个指引我们前行的人,庄子无疑是困境中照亮苏轼心灵的明灯。苏轼曾感叹道:“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意思是,庄子说出了...
苏轼与日照 | 密州三章(上)
“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这也是2023年第十三届(诸城)东坡文化节的主题。民生问题,自古至今备受关注。作为封建社会的君子士大夫,苏轼具有同时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为代表的杰出人士所拥有的道德情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终其一生,虽历经坎坷,颠沛流离,却始终怀着“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总之,在苏轼病逝次年的闰六月,他的灵柩终于抵达郏县,与中原的青山融为一体。又过了十年,苏辙病逝,其子孙将他葬在兄长苏轼的墓旁。生前聚少离多的两兄弟,死后终于长相为邻。这是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的三苏坟。(受访者提供)到了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时任郏县县尹杨允前来拜谒,“谓两公之学实出其...
他曾经一腔赤诚写诗给苏轼,谁料后来竟因“报复苏轼”被辱骂千年
章惇回去就对苏轼说,“你一定不如我。”这话确实说对了一半,章惇在官场上确实比苏轼更如鱼得水,但最终流芳千古的是苏轼,被后人指责上千年的却是章惇。章惇担任过参知政事、枢密院事,也曾高居相位五年,在恢复青苗、免役诸法和对西夏作战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