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 苏东坡亲笔字帖有多珍贵?三名书画大家接连作跋
目前,南京博物院正在展出“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展,苏轼真迹《治平帖》卷等大量正规宋元字画珍品在展览中亮相。《治平帖》卷。从右至左依次为:苏东坡像及赞文、治平帖、赵孟頫跋、文徵明跋、王穉登跋。学界认为,苏轼开辟了书法和书论的新途径,其书风增强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力和情感的感染力,能够充...
米芾最痛快的67个字,气势胜过王羲之,苏东坡:每个字都是“无价之宝...
若是没有苏东坡一句点拨,米芾很难短时间内,获得如此高的成就,并且早在米芾,没有显露锋芒之前,苏东坡非常坚信,他的字帖日后定然是珍宝。《苏轼文集》记载:“示及数诗,皆超然奇逸,笔迹称是,置之怀袖,不能释手。异日为宝今未尔者,特以公在尔”,尤其是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米芾48岁写的大字行书《山中酬人》...
宋 苏轼《治平帖》卷 纸本 行书
宋苏轼《治平帖》卷纸本行书29.2cm×45.2cm故宫博物院藏《治平帖》是苏轼写的一封信札,只署月、日而未署年。据学者考证,帖中“治平”是苏轼家乡四川眉山的一座庙宇,上款人史院主和徐大师为此院二僧。苏轼拜托二僧照管石头桥、堋头两处先祖坟茔,并表示自己“非久,求蜀中一郡归去”。苏轼当时还未陷...
展评|差点忘了这是以苏轼为名的“苏轼展”
虽也只有借展旅顺博物馆的《阳羡帖》(原件自6月16日展出至7月16日)一件苏轼作品,但馆方围绕苏东坡宜兴买田的历史,从城市文脉与苏轼的关联切入,辅以馆藏文物的展出,简单别致,让人印象深刻。宜兴博物馆“殆是前缘”苏东坡真迹《阳羡帖》特展中,一位观众正在安静地欣赏《阳羡帖》。这次南博的展览似乎是想借鉴...
超越寒食帖的“双仙书迹”,人诗书三绝!苏轼李白仙诗帖尺牍联卷
苏轼的《李白仙诗卷》不仅是一卷书迹,它更像是一部跨越时空的对话,连接着两位文学巨匠的灵魂。这幅作品,以其独特的笔触和诗意的流露,展现了苏轼对李白诗歌的倾慕与传承。1093年,苏轼的生命之河已流淌过58个春秋,他从扬州的官职中卸任,静待前往定州的召唤。在这段短暂的回京日子里,他将自己的情感与思绪...
拿书法和世界接轨,行否?丨王文英
作品欣赏▲《李白诗》44x24cm▲《唐人诗》67.5x34cm▲《王维诗》68x24cm▲《杜甫诗》34x17cm▲《唐人诗》34x17cm▲《白居易诗》34x17cm▲《苏东坡诗》110x28cm▲《文房联》69cmx11cmx2▲《天雨首法联》103cmx17cmx2▲《文房联》103cmx17cmx2...
拓片中邂逅东坡
苏东坡为颍州太守时,开封人刘季孙经过滁州,滁州太守王君诏托刘季孙转达滁人之意,求苏东坡重书。苏东坡一向对恩师欧阳修敬佩有加,岂有推托之理?苏体《醉翁亭记》就这样诞生了。一本字帖评价东坡说:“其楷书,尤以绵中裹铁的特点、丰腴跌宕的神姿和天真烂漫的意趣称为‘苏体’。而《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是...
没有一个朝代,比宋朝更懂美
那是一个色彩和水墨争辉、诗情与画意交触的时代,诞生了董源、顾闳中、赵佶、米芾、苏东坡、赵孟頫等等巨匠。可以说,读懂宋元书画,就读懂了中国书画,读懂了中国艺术的内在美。如果你是书画品鉴小白,那得好好把握住名师带入门,学会看画方法,提升审美的时机。
圆桌|重读刘海粟书法:不仅仅是正大气象与苍莽雄浑
我们看他早年临米芾、苏轼,其实是很秀逸的,他晚年形成这样苍莽、浑然、开张、宽朴、浩然正气、堂堂正正。他的书法里确实有着真正的正大气象,或者说是浩然正气,而且,真气弥漫,真宰上诉,他的书法中,楷书、行书都建立在颜书的根基上,宽博、宽厚、雄劲,胸襟很大,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
百年谁断——近现代帖学的振兴暨沈尹默潘伯鹰白蕉书法学术特展
书史上,宋代并不以草书为主流,而是在行书方面臻于书史极诣—对应草书构成帖学另一极表现—蔡襄、苏东坡、米芾诸家行书融汇晋唐,继颜真卿之后,将行书创作推向书史高度。也是从北宋开始,以《淳化阁帖》的编纂为标志,帖学谱系得以确立。《淳化阁帖》共十卷,第六、第十卷为王羲之、王献之卷,“二王”独占五卷,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