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6)语文 七年级上册 期中经典考试题2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是吾剑之所从坠。(2)这则寓言故事中为什么要写“刻记号”这一细节?答案(1)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2)通过“刻...
文言文学习“百宝箱”!一套书解决文言文学习所有问题!
《吕氏春秋》——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引婴投江《吕氏春秋》——循表夜涉选篇下面紧接重难点字词解释,后面则是相关译文。扩大孩子文言文阅读面,积累文言文阅读素材。文言文日积月累栏目中精选了中小学文言文考试常见的五大题型,配以名师讲解,让孩子对文言文考题更加熟悉。针对每一种题型,有例题、有...
...为何如此受欢迎?|语文|语法|原典|古文|司马迁|文言文_网易订阅
所以孩子们在小学时候如果没有养成对古文的兴趣,没有打下非常坚实的古文基础,到了中学需要大量学习古文的时候是很难的。书中还有王芳老师亲选的小学、初中生应知应会的课外阅读推荐篇目46篇:比如《刻舟求剑》,来自《吕氏春秋·内片杂下第六》,《鹬蚌相争》来自《战国策·燕策第二》,《巨鹿之战》来自司马迁的...
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读音:xíng①<动>行走。《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动>出行。《殽之战》:“为吾子之将行也。”③<动>运行。《刻舟求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④<动>传布。《原毁》:“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行,难已。”⑤<动>实行;做。《训俭示康》:“君...
超用心!95后语文老师给学生写文言文评语,一不小心成网红
在网络上,我们总听到一些希望将文言文从语文教材书中移除的声音,我认为那是对语文教育的巨大错位。一味地减少文言文,假以时日,恐怕没有几个学生会知道“刻舟求剑”的故事,也会导致社会上研究古籍的人才青黄不接。综合来看,文言文不仅不该移除,还应更加重视,捍卫文言文,既是弘扬传统文化,也是回归教育的初心。
如何通过成语趣学文言文?这应该是最好的方式了
你看,滥竽充数这段源自《韩非子》的44字小古文,我们不仅解释了原文,帮助孩子亲近文言文,了解诸如“通假字”,“名词动用异读”这样的文言文字词及用法,还拓展了历史知识,姓氏文化,古代制度和社会阶层划分,而且这一切都是让孩子在视频互动中轻松完成的(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
小学文言文阅读50篇精选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窃入学舍辄默记儿痴如此恬若不见父怒挞之曷不听其所为?2、翻译下列句子。王冕者,诸暨人。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3、你从本文感悟到了什么?七、(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
2019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知识点总结
又如,《察今》在"刻舟求剑"故事后有一句总结性的话,有人给断为: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把"以故"看作"因此",还可以理解,但后面的"法为其国与此同"又该如何理解呢(2)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师说》最后一段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如果断为"……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
新《词典》会否再演刻舟求剑?
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如何与时代发展保持更近距离,仍值得思考。高速发展的中国早已进入网络社会,不论是《现代汉语词典》面对网络词汇,还是社会发展中官员面对网络舆论,理念如果始终停留在过去,最终只会闹出刻舟求剑的笑话。
2018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三人成虎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王信之乎()②愿王察之()③庞恭从邯郸反()④后太子罢质()⑵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