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寒士百吟之十四】范仲淹
划粥断齑①依寺门,自强不息守清贫。东海干尽恩还在②,西夏君迁威惠循③。素志江南使民阜,先忧天下后吾身④。政勤磊落举贤士,荫地花枝也得春⑤。注释①范仲淹励志苦读于醴泉寺。因家境贫寒,便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②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仓...
宋朝历史上,只有9位大臣谥号为“文正”,司马光上榜!
但是,变法因为阻力极大,这导致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享年六十四岁。范仲淹这位文武全才的去世,让宋仁宗十分痛惜,于是他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至清代以后,相继从祀...
秦望龙 | 庆阳赋
注释1.邑yì:城市,都城。2.北豳:周人不窋率领族人沿泾河而上,在北豳创造了灿烂的先周农耕文化,北豳就是现在的甘肃庆阳一带。《诗经》中有关周人在庆阳生存繁衍的诗歌有四首:《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小雅·采薇》《豳风·东山》。3.不窋zhú:夏朝时期周部族首领,其先祖为夏启农官,时称后稷...
范仲淹:春满百花路 - 科教文卫 - 舜网新闻
这段读书经历为范仲淹日后为官、为文生涯奠定了丰厚的文化积累。范公祠门口今900多岁树龄的古槐本版照片均由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徐敏摄醴泉寺内的范文正公祠曾在齐州古寺苦读数年清朝初年,诗人王士祯到长白山醴泉寺寻访,作诗《阻雨望醴泉寺用徐昌谷韵》,其中有句云:“渺渺青山路,苍苍修竹林。法...
庆阳赋_美文_中国甘肃网
注释1.邑yì:城市,都城。2.北豳:周人不窋率领族人沿泾河而上,在北豳创造了灿烂的先周农耕文化,北豳就是现在的甘肃庆阳一带。《诗经》中有关周人在庆阳生存繁衍的诗歌有四首:《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小雅·采薇》《豳风·东山》。
范仲淹:那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河南人和他为天地立心的朋友
作为范仲淹的31世孙,河南人范小红这些年一直在沿着先祖的足迹行走和思考,他想搞明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前是怎么得来的,又对当下和未来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并为此写下“寻范文正公”的系列文章(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留下的千古名言,有人说能与此...
千年前,范仲淹最后的日子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范仲淹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他的文学成就也颇为显著,被誉为“宋代文学巨匠”。他的文风上雅、内容精深,诗文多反映民间疾苦,政治得失,具有现实意义。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济南文化名人的“高考”往事:辛弃疾两次参加金朝科考,李清照告发...
醴泉寺内的范文正公祠宋真宗景德(1004-1007)初年,朱文瀚任淄州(今山东淄博)长史,范仲淹也随同来到这里,就读于长白山醴泉寺(寺所在地原归济南章丘,后划归滨州邹平)。朱家家境并不富裕,十几岁的范仲淹在这里用功苦读,心无旁骛。史料记载,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罢参知政事,出为邠州(今陕西彬州市)太守时...
范仲淹父子的书法,庄严清劲!|仁宗|司马光|岳阳楼记_网易订阅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祖籍邠州,后迁居苏州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传世有《范文正公集》等,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
范仲淹为何没有葬在天平山?
位于苏州西部的风景名胜天平山,与北宋贤相范仲淹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这里不仅是范公祖墓,也是整个范氏家族的根脉所在。位于山麓的范文正公忠烈庙,古往今来有无数名流贤士前来拜谒。“范公存庙貌,山气亦增高。后乐先忧事,拜公天下豪。”吴门画派宗师沈周的这首小诗颇能代表后世苏州人对范公的崇敬之情。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