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国 宋唐睿:中国古代特殊役户论略
像《木兰辞》中的军户,军贴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说明阿爷不能服军役,就需要木兰代父承役出征。但那些没有专门户籍的特殊役户,为何亦以户相称呢?这是因为在具体役制运行中,他们也表现出类似阖户承役和役皆永充的特征。如前述汉代的邮人是具体役丁,然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有“一邮十二室...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文学方面,《敕勒歌》和《木兰辞》等反映民族融合的作品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学遗产。其中,《敕勒歌》是胡歌汉译的典型,是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生活的写照,《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则生动地展现了民族融合趋势下的中原女子的形象,都折射出民族融合的不断深入和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在史学领域,蒙古族《蒙古秘史》...
《木兰辞》中“军书十二卷”新解
《木兰辞》是一首北朝叙事诗歌,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子,替年迈父亲从军,女扮男装,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回朝后不愿为官,请求回家与家人团聚的生动故事。诗歌热情赞扬了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精神,语言生动,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经久不衰。《木兰辞》作为优秀古典诗歌作品,历代专家做过很多注释和研究,...
原来《木兰辞》里的“未解之谜”这么多
而在《木兰辞》中,用“唧唧”描写木兰的叹息声并不存在歧义,后两句“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已经说明了一切。古人深知“唧唧”这个书面语的用法,因而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下,“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这样的例证在古诗文中屡见不鲜。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树出云,咸皆唧...
这种解读《木兰辞》的方法,你想都想不到
《木兰辞》的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五胡一通乱战,先是氐人苻坚几乎统一了中原,但是在淝水之战中功败垂成,苻坚本人也被手下大将姚苌所杀。于是北方再次分裂,而之后再一次统一天下的,是崛起于大漠的拓跋鲜卑。鲜卑人拓跋猗卢于十六国时期建立了代国,在公元376年被前秦所灭。献明帝拓跋寔之子拓跋珪趁乱重兴代...
《诗词之旅》04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词之旅》04不破楼兰终不还国风·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www.e993.com)2024年11月5日。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注释⑴甫田:大块的田。⑵无田(diàn):不要耕种。田,治理,耕治田地。
“我们的大青山”征集作品展示?? |《大青山赋》
流传于大青山地域的《敕勒歌》、《木兰辞》、《胡笳十八拍》至今仍传唱不衰。高欢、宇文泰、杨坚、李渊等30余位帝王和统治者与大青山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处在中国农耕和游牧文化交汇处的大青山,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重耳流亡、胡服骑射、昭君出塞、汉击匈奴等历史事件与此有关,大禹治水、蒙恬造笔、木兰从军、...
「每天一首唐诗宋词」唐·高适《燕歌行并序》
⑦穷秋:深秋。腓(一作衰):变黄。隋虞世基《陇头吟》?quot;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⑧"身当"二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⑨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悦读】传统文化系列之诗词篇——木兰辞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
《木兰辞》中“军书十二卷”新解——西夏军籍文书的启发
《木兰辞》是一首北朝叙事诗歌,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子,替年迈父亲从军,女扮男装,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回朝后不愿为官,请求回家与家人团聚的生动故事。诗歌热情赞扬了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精神,语言生动,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