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研究|任鹏程:儒家人性论的基本内涵及其逻辑演变
[74](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第56页。[75](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第764页。[76](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第855页。[77](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第168-169页。[78](宋)朱熹集撰,赵长征点校:《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7...
孟学研究 | 杨海文:《孟子·离娄上》“反其仁”章析论
以《孟子·离娄上》“反其仁”章(以下简称《孟子》7·4①)为例,程颐的《周易程氏传》卷4《周易下经下·蹇》指出:“山之峻阻,上复有水,坎水为险陷之象。上下险阻,故为蹇也。君子观蹇难之象,而以反身修德。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故遇艰蹇,必自...
东西问·武夷论坛|朱杰人:谁在西方被称为“第二孔子”?
到了宋代,“北宋五子”中,除“二程”程颢、程颐外,其余“三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的哲学思想,均或多或少受到佛教影响。朱子本人早年也是一位佛教徒,他参加乡试时写的文章就是用佛教的理论来写的,还得了第一。直到中了进士,见到了李侗,他才认识到儒学才是中华民族的正宗思想,立志要为捍卫中华本土思想文...
元世祖时有意编纂《宋史》,元顺帝时才成书,材料丰富但错误较多
这应该与当时的社会相关,宋代崇尚理学,因而在《宋史》中立传以记载宋朝道学(包括理学)方面的代表人物,如周敦颐、程颢、程颐以及朱熹等;此外还有周三臣传,记载韩通、李筠和李重进的史实;而世家以前是独立于“传”之外的,在《宋史》中则放入“传”之中,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十国的皇帝诸王以及重要人物的传记。在民族和...
李敬峰:清代中晚期朱子学的自我拯救及其学术史意义 ——以李元春...
张秉直指出,“尝恨二曲、丰川以陆王之余派煽惑陕右,致令吾乡学者不知程朱的传”,[82]也就是说,二曲师徒凭借其在关中地区的影响力,致使阳明心学在清初成为关学的主要表现形态,以至于朱子学隐晦不彰,而李元春及其后学的出现,则有力地更改这一情形,推动朱子学主导着中晚清关学的学术面貌。要之,加强对以李元春...
格物致知(三)物派~上:陷入“物理思维”和“证实偏向”的程颐
如果一直如此,程氏理学便不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然而,其转折点出现在南宋年间,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收了一位聪颖的学生——朱熹。朱熹心性缜密、治学严谨、处事务实,不但修正了程颐理论中不通实务的缺点,更小心翼翼地给程颐注释“格物致知”时留下的漏洞,打上三个补丁,令其终于密不透风了。参考资料:1、宋....
中华家训箴言集萃 | 清正廉洁
注释一心:一种心,前“一心”指私心,后“一心”指公心。释义从政者有私心就会亡国,有公心就会兴邦,国家兴亡关键在于持公心还是私心。出处北宋·程颢、程颐《二程集》5.078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注释身:自身,本身。正:正派,正直。令:发布命令。行:做,行施...
杨瑞:宋代植物谱录的撰者身份与知识来源
北宋理学先驱程颢、程颐十分尊崇《礼记·大学》,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其中的“格物”与“致知”正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道德修炼付诸行动的入手处,“格物”“致知”的地位得以跃升。而“格物”“致知”的目的即是“穷理”,“格物穷理,非是要尽穷天下之物,但于一事...
洞天寻隐·霍童纪丨随手行动与生生世界:福建霍童的山民和青草
注释:[1]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华书局,2013年,第390页。[2]施舟人:《第一洞天:闽东宁德霍童山初考》,《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3]《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中,涵芬楼版,第21页A-22页B。[4]陶弘景:《真诰》,赵益点校,中华书局,2011年,第230页。
王齐洲:《学记》对孔子教学思想的系统阐释
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曾说:“《礼记》杂出于汉儒,然其间传圣门绪余,其格言甚多,如《乐记》《学记》《大学》之类,无可议者。”[2]《学记》确实如程颐所言,传达了孔子教学思想的许多意蕴,即所谓“传圣门绪余”。启功书《礼记??学记》如果说《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是孔子后学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