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研究 | 林安梧:关于先秦儒学“人性论”的一些讨论——以孟子...
比如我们讲“天命之谓性”的时候,他到底讲的是“自然之气性”,还是“道德之觉性”,还是两者都包括在内?我们要留意一下它重点在哪里。比如《中庸》首章就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我们讲“率性之谓道”,这样的一个“性”,“天命之谓性”当然就不会仅是“自然之气性”,一定有所谓的“道德...
【廉情聚焦】中华家训箴言集萃 | 修身立德(八)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注释大:旧音泰。道:宗旨,精神。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发扬、弘扬。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教化人民,使人去恶从善、恢复性德。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的品德;在于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改过自新、弃恶从...
古代文选:大学之道(选自《礼记》)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4]知止而后有定[5]定而后能静[6]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7]知所先后则近道矣[8]注释[1]大学:指博学,即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2]在明明德:在于使美德更加显著。前一“明”字用如动词,“使……明”。明德:光...
汉语言文化学院迎新的“大学之道”
为了让新生能够深刻领悟“大学之道”,汉院学生会为他们准备了《礼记·大学》第一章的纸质版原译文对照材料,翻译工作由汉院2013级本科生张娴完成,学生会还通过微信平台以《大学》为主题进行学术专题的推送,分析这篇儒家经典的要旨。每位新生还收到一枚精致的书签,外观上洋溢着中国风的书签上摘取了老校长张伯苓、杰出...
张汝伦:大学之道和现代大学教育的缺失
张汝伦:大学之道和现代大学教育的缺失一些问题不是中国大学的“地方病”,而是全球大学的“流行病”今天大学的一些根本问题,如缺乏教育理想、大学被金钱和权力支配、本科教育空洞化、基础理论尤其是文科基础理论研究萎缩、基本没有道德和修身教育、分数贬值、师生之间缺乏深入的交流甚至没有交流、科研产生大堆的文字垃圾...
王齐洲:《学记》对孔子教学思想的系统阐释
这是对周代以来的大学教育的基本概括,包括学校学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在儒学典籍《周礼》《礼记》《论语》《左传》《孟子》中都有反映(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而孔子所办学校正是大学层次[15],自然参考了“大学之道”,弟子们耳濡目染,将其记录在《学记》中,是顺理成章之事。
近世日本“自文化中心主义”的初步形成
③相反,日本对儒学的接纳却呈现明确的吸收、改造进而排斥,最终形成了在价值取向上与程朱理学完全不同的“日本式儒学”体系,而吊诡之处在于,构成这个体系的核心概念的文字表述虽然毫无变化(如圣人之道、大学之道、中庸之道等),但其中的意涵却发生了质变。这一过程始自江户日本的古学派,山鹿素行、伊藤仁斋和荻生...
【国学】中国名校校训,诗意十足,励志世人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参考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陈嘉庚当年创校时提出了“自强不息、教育救国”的理念。厦大第...
王齐洲:《大学》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建构
二、如何理解“大学之道”《大学》记录的是曾子所述孔子教育理论,或者说是曾子及其弟子建构的孔子教育理论。要证明这一结论,必须先了解《大学》究竟阐释了怎样的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是否源自于孔子。《大学古本说》《大学》开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0]这是人们常说的“三纲领”,是...
一个搞企业的人要写四书注解,那么四书的精神究竟是怎样的?
王阳明说朱熹不对,这两大圣人,也找不到人来裁决了。但毕竟《大学》里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朱熹自己添加的,原文没有。我们就当学到两个“格物致知”吧。朱熹不光添加了格物致知的解释,《大学》一开篇他还改了一个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根据程颐的解释说,亲,就是新,亲民,就是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