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十二章分别阐述的道理《论语》中很多精辟的论断对现代价值观的培育有许多借鉴意义,这篇文章每一则...
《论语??颜渊第十二》1克己复礼为仁
译文颜渊问仁德。孔子道:“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颜渊道:“请问行动的纲领。”孔子道:“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道:“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这话。”...
解读论语颜渊篇第三则司马牛问仁
16:30漫谈诗人:英年早逝的王勃00:47述而篇第二十六则一日一则论语03:19漫谈传统节日节气:秋分渊源与文化习俗00:16述而篇第二十五则一日一则论语01:59公元33年,刘秀平定西北,强化边疆00:26述而篇第二十四则一日一则论语09:34解读如梦如恒的诗歌:相思如月...
名家论儒 | 梁涛:《论语》“克己复礼为仁”章新诠——一种荀学的...
又如,他认为孔子对于仁、礼关系的理解要更为复杂,绝不仅仅是“以仁释礼”那么简单,但他认为孔子提出仁就是为礼做意识形态化的论证,忽略了仁的内涵的丰富性,同样失之片面。在我看来,孔子对于仁、礼关系的理解,实际存在着“以仁释礼”与“以礼成仁”的不同进路,前者强调的是以仁的精神去理解礼,以仁的内在自...
儒学研究 | 彭战果:儒家工夫概念的三个维度
《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段话首先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为仁下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其次,强调“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对于仁与天地万物...
李旭:礼文与仁心 ——基于《仪礼郑氏注》心理维度的讨论
春秋之世,礼教陵夷,孔子尝感喟:“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而当门下高弟颜渊问仁之际,孔子复答云:“克己复礼为仁(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由此观之,孔门仁礼论是往复双向的:一方面,如果没有仁心作为基础,任何仪节都将流为具文;...
【清风典历】司马牛问仁
清风典历司马牛问仁译文司马牛问仁德。孔子道:“仁人,他的言语迟钝。”司马牛道:“言语迟钝,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道:“做起来不容易,说话能够不迟钝吗?”——杨伯峻《论语译注》小识做好了再说《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称,司马牛“多言而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话多性子急”。而且...
教师节|重温《论语》精华12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翻译: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修养自己,现在的人学习一心为了炫耀。”解读: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书中有黄金屋,有千钟粟,有颜如玉,而是为了自我人格的完美。这是老师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一课吧。2、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中的人文思想与文明精神
尽管如此,对人的普遍的关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仍然是“仁”的思想中重要的内容。这种关怀和主张,与孔子的时代并不协调,但却超越了他的时代。孔子的文学观与他的教育观、社会观和道德观紧密相联。孔子在仁爱的基础上,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以诗解礼,诗礼互解...
莫把《论语》作书读,这个外国人这样读孔子
将西方道德框架强加于《论语》极有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会诱使我们期待嵌于文本中的道德原则;我们也会因此而失望。因为,我们只会发现极少所谓的消极黄金法则,比如常提的《论语·颜渊》《论语·卫灵公》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孔子并不竭力发现对人人都有约束力的普遍性道德原则,而似乎更关注“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