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中的观唯识是什么?
其中,“八识”理论尤为关键,它认为众生之心识分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以及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这八识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众生认识世界和产生行为的基础。唯识学派特别注重修行实践中的“转识成智”,即通过修行,将染污的八识逐渐转化为清净的智慧,实现生命的升华与超越。在这一过程中,唯识学者强调对...
傅新毅教授新著《识体与识变——玄奘唯识学的基本问题》出版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内容的大幅扩充和全面修订,充分展现了三个特色:其一,对概念的精细考辨,尤其注重梵文、巴利文、藏文、汉文等佛教文献的对勘与译解,从语言、文献出发作出诠释;其二,对思想的精准把握,这来源于对唯识学相关典籍的透彻理解和对国际学界前沿学术成果的深刻反思;其三,对问题的精确定位,在行文中...
你若梦到这些情景,最好知道它的意义!
譬如很久以前认识的某一个人,或过去做过的某一件事、吃过的一碗饭或一盘菜,平时根本未曾记忆,却忽然在某一个梦境中出现。我们平时的思想行为,就像一粒种子,埋在我们的八识田中,成为一种经验、习气,遇到这种思维运作的因缘,梦于是产生。(四)未来将发生因为人的身体、心理,和时空的关系密不可分,虽然有些事...
"般若三经"的 社会文化价值
"缘起"是我们理解般若思想的一个重点."缘起"思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如何理解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外界事物,另一方面是对人自身生命的理解.内缘起是什么?就是我们人的生命,内缘起思想展现了佛教更深刻的内容."三世两重因果论"不仅仅是用来解释过去,现在,未来三段人生,而且要理解为在每一个生命现存...
《楞伽经》内容简介,十分钟让你读懂《楞伽经》
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识"是了别认识的意思,证是前五识的了别作用,悟是第六识的增上思维,了是第六识获取的第一手材料,觉是第七识的了别作用。八个识的来龙去脉见下表:唯识表解二无我...
佛教中的“八识”分别是什么
佛教中的八识分别为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www.e993.com)2024年11月2日。下面对每一识进行下简单的介绍。眼识第一识眼识,就是人的眼睛。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去对这些东西进行区分,至于人为什么看见某个物体以后能识别出是什么,那就是人的意识在作用,属于第六识...
佛学探轶:玄奘《八识规矩颂》之前五识(上)
《八识规矩颂》分为四章,每章三颂十二句,分别为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第六识就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意识,第七识叫末那识,第八式称为阿赖耶识。现依《八识规矩颂》的铺排,先解说前五识,往后将会分节说明第六、第七及第八识。文字和义理尽量会以通俗显浅为主,于适当处引入佛教名相,帮助往后的...
唯识宗解密:八识是什么?为什么说认识到第八识,就成佛了
在这“八感”中,前面的“六感”是我们所能感觉到的,所以这里就不解释了,因此,现在我们可以直接说,第七和第八知识是最重要的。第七种意识仅在知识学派中被称为“摩纳意识”,在佛教中,它指的是“自决”,即自我意识的感觉。第八种知识在知识学派中被称为“阿来亚知识”,在佛教中被称为“藏知识”,这是一...
宽运法师对话叶玉如教授:佛教与生命科学
中药我觉得要是可以进一步把它现代化、把它的作用的机理解释清楚,就会增加研发成为一个药物的可能性。现在主要中药都是一些药方,它里面有很多中草药。它是怎么样起到作用、它的机理是怎么样,其实很多时候都说不清。我们必须要把它多做一些研究,明白它的机理,我们就可以把它比较广泛的去应用,我们现在其实这方面也做...
汉藏佛教的沟通:先要做好互译工作
汉藏两个大藏当中,同一部经典两地都有译传的也很多,我记得可能有5OO多种,可以把两种译本合订起来,把经典中名相的藏汉译语对照起来,汉、藏文的下面各自附上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对这部经这个名相的理解和注释,那么从中就可以相互了解汉、藏佛教各自对这部经典理解的异同,可以起到相互启发和促进理解的作用。同时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