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的产生,虽然加强了皇权,但却在机制上埋下了隐患
明代内阁制度的基本形成,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朱棣当上了皇帝以后,即命侍读解缙、胡广,编修黄淮,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胡俨,“并直文渊阁,预机务。内阁预机务自此始”。从此以后,阁臣的设置成为常制,成为一个稳定的官僚机构,并且明确规定其职责是“参预机务”。所以从职责和名称来看,明朝的内阁制度,...
明朝中期内阁与宦官近半个世纪的权力斗争,内阁为何一败再败
内阁完全落于下风,新任内阁首辅万安唯汪直马首是瞻,内阁完全依附于宦官,直到汪直极度膨胀的权力引起朱见深的警觉,随后被调出京城,西厂也随之解散。1487年朱见深去世,其子朱祐樘继位,即明孝宗,年号弘治,他对宦官严加节制,厂卫特务机构谨慎行事,法治宽刑,经济繁荣。在他执政的十八年中被称为弘治中兴。1505年孝宗去世...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第一任由七人组成,谁料比明朝还活的久
在这种情况下便任命七人组成第一任内阁,参与机务。这七人在当时都是很有名的人物。解缙:明初著名才子;胡广:建文二年状元;金幼孜:擅长于诗文;杨士奇:连事死帝,经验丰富;杨荣:军事才能突出;胡俨:博览群书;黄淮:通晓治国体要这七个人组成了明朝的第一任内阁,自此之后,朱棣但凡战争,用人,甚至立太子都要与这...
论明代内阁的票拟:以泰昌、天启初年的内阁为例
内阁制度是明代政治制度中最核心的制度。阁权的核心是票拟权。谭天星对票拟的定义是:“大小臣僚的章疏经御览后即发下文渊阁,由阁臣拟定皇帝的批答意见,再用小票墨书贴于奏疏之上进呈皇帝。……这是内阁诸职权中最关键的一种,明中后期渐渐演变为内阁的主要职掌。”杜乃济则云:“所谓票拟,即中外上达皇帝之章奏...
张璁是明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内阁首辅,没有之一
在首辅杨一清被赶跑后,张璁(cōng)终于如愿以偿的坐上了内阁的头把交椅,成为明朝的第二十六位内阁首辅。张璁(1475年——1539年),字秉用,号罗峰,浙江温州府永嘉(今温州市龙湾区)人。因为与嘉靖皇帝朱厚熜名字谐音,故而主动选择避讳,由嘉靖钦赐名“孚敬”。张璁这个人在历史上的争议极大,很多人批评...
明朝“内阁”是怎么来的,真的比历代宰相还厉害吗
明代内阁首辅,手握票拟大权,皇帝多听取其意见(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然而,皇帝绝非盲从,内阁首辅与宦官再权势滔天,也惧皇帝一纸诏令。明代首辅权力有限,无法安插党羽、掌控军队。皇帝对内阁首辅意见并非言听计从,范守己的经历便是明证。徐少师阶,我曾在此捧读世庙谕札及改定旨草。常言辅臣拟旨近于擅权,实乃误解。帝审阅每...
明朝内阁根本不是宰相,以及什么才是宰相|文史宴
网络上很多明粉认为,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发展到后来就是宰相,所以朱元璋废宰相之后“明朝无宰相”是对明朝的污蔑,甚至认为嘉靖、万历不怎么上朝,所以明朝后期是“虚君政治”,只要不被满清入关打断会自然形成“君主立宪制”等等。明朝没有宰相只有秘书这一系列观点离谱至极,完全是对中国古代中枢权力运行方式极度无知而得...
明朝内阁大学士是宰相吗?
明代是有一些内阁大学士如杨廷和、高拱、张居正等比较威风,看上去与真宰相无异,但那要不就是靠个人能力压制宦官和六部,没有制度化的权力;要不只是在皇家的许可下代行皇权,并非独立的相权,其背后都没有统领一个独立于皇权的政府。明清时人自己也都有这个觉悟,崇祯年间的阁臣自称“昭代本无相名,吾侪只供票拟”“...
明代内阁首辅、权臣、书法家严嵩的家乡分宜
明代内阁首辅、权臣、书法家严嵩的家乡分宜上世纪80年代,我因为采购芳樟醇的原因,来到江西分宜。千百年的老樟树知道分宜有好多老樟树,决定去查看看,县里的夏同志跟我说介村有珍贵的宋元古樟树好多,都记不清树龄了,令我非常惊喜,于是迫不及待要求他陪我一起去。
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出版,附后记:作者对明代...
应该说,研究明代内阁是我从事明代史研究特别是从事明代国家问题研究的起点。而在研究内阁的过程中,仅《明史·职官志》的一句话,“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便会将研究者带向内监特别是司礼监,接着便是内府和外廷的关系。这是横向问题。而纵向,自然是巡抚、巡按、司道、府县、里甲。这是我当时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