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受害者有罪论”的人更有可能是虐待狂
通过操作任务指示,研究人员希望观察改变对性侵犯场景信息回忆的目的(把它看作是检测记忆力的一种方式或帮助未来受害者的方法)是否会影响日常虐待狂倾向、责怪受害者的态度以及在思维上付出的努力之间的关系。这种操纵对结果没有明显影响,从而加强了这样一个观点:日常虐待狂倾向越高的人,在回忆受害者-加害者情境信息时...
自动扶梯“吃人”事件:警惕受害者有罪论带偏追责视线
社会心理学上用“公正世界信念”来解释指责受害者的动机。人们之所以去责备受害者,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希望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只要“我”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就可以相信那些厄运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就可以保有基本的安全感和控制感。而当一旦意外发生,“公正世界信念”的持有者就往往会倒推...
受害者不一定完美,但加害者一定有罪
心理学家曾说,人们从小被教育“如果你规规矩矩,就会平平安安。不守规矩,就会引来麻烦。”当大众去看待受害者所遇到的不公,往往会戴着这种有色眼镜,惯性的觉得只要受伤害了,一定是被害人也有问题:“看她的打扮,不像什么好女人,难怪被打”“为什么他不抢别人,只抢你?”就像老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但这...
洗白一个强奸犯,究竟需要几步?|性侵|女人|强奸案|强奸罪_网易订阅
美国著名性学家金赛也声称自己对4441名受害女性进行了调查发现强奸几乎不会造成生理伤害从而质疑强奸罪存在的合理性这种论调是不是就很耳熟了“受害者有罪论”触发性欲的是女人没有女人的触发就不会产生性欲更不会发生强奸因此罪魁祸首是女人
《基因彩票》第十章:个人责任|宇宙|表型|遗传学|基因型_网易订阅
这种对犯罪行为的遗传解释的摒除,理应让我们感到惊讶,因为我们对其他类型的行为和生活结果的判断,更容易受到遗传信息的影响。平均而言,对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肥胖症、饮食失调和性功能障碍)的“生物遗传学”解释减少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过错和责任的评判。注ErlendP.Kvaale,WilliamH.Gottdiene...
“受害者有罪论”背后的心理学
“根据我的经验,人们对受害者的责备实则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安心(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PlantoProtect韦德纳大学(WidenerUniversity)社会福利学教授芭芭拉·吉林(BarbaraGilin)解释说,虽然一谈及受害者有罪论,人们就常常会想到性侵或家暴案件,但这种态度在各类犯罪案件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谋杀、入室盗窃以及绑架——不论是什么罪...
犯罪心理学家称受害者有罪论荒谬
当女性被侵害时,总会有一些声音把受害的源头放在被害者身上,“穿的太少了”“回家太晚”“一个巴掌拍不响”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家马皑:“受害者有罪论”很荒谬,阳光的社会不应该让女性、让被害人来承担他人犯罪的成本,更不应该用偏见审视他们的柔弱。_新浪网
4月:调情还是骚扰?拒绝“受害者有罪论”
拒绝“受害者有罪论”4月共整理女性重要事件共30件,国内事件24件,国际关注6件。其中,妇女报痛批“三寸金莲”市场流通、网络色情报复与私密视频事件爆发后,对受害人的保护呼吁、法院支持为家暴尽快离婚的女性重新分配财产,以及在性骚扰中,网友拒绝“受害者有罪论”等声音的发出,都展现了当代社会中的性别文化的...
关于受害者有罪论:罪恶发生后,反而怪受害者?
相信每个人都深有体会,我们有时很难做到宽恕他人。但是你知道吗?宽恕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可能可以减少他们重复犯罪的可能性,并增加他们采取和解行为的可能性。近日,一篇发表在《人格和社会心理学》(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上的研究探讨了当受害者不选择原谅时会发生什么,尤其是这对犯罪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