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
解“生”为“进”,成长的意思。合起来,民生意指群众的生计、成长所需。这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计”基本一致。“人民”这个概念大家都很熟悉,是我们独有的政治概念。《说文解字》解“人”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因此“人民”这个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溯源中就具有极其特殊而...
天地之和比:探寻中国古建筑美的密码
????在王军的启发下,王南将这套构图比例称为“天地之和比”。2018年底,《规矩方圆,天地之和——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群与单体建筑之构图比例研究》(下称《比例研究》)出版。书中写道:中国古代匠师广为运用的基于方圆作图的构图比例,蕴含着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与追求天地和谐的文化理念,可谓中国古代城市...
庄子的生死观:肯定性地思考“死”
另外,还有“其人”非指“老聃”而是指他的弟子的解释,这样,意思就变成:“以前以为老聃的弟子非常优秀,但看到现在的表现就不这样认为了。”古籍的解释的确非常棘手,不过,这个解释是最缺乏动人力量的一个。“遁天之刑”和“帝之县解”无论是采“其人”说还是“至人”说,这个故事的要点都在于“遁天之刑”和...
传统美德之“美”释义
《庄子·天地》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可见,词源意义上的美,其含义是较为广泛的,有着漂亮好看、可口好吃、善良的品德、好人好事等意,而且与善是同意的。二美德亦是德美,即道德品质本身就是美的。通观古代的经典文本和神话传说,其中不乏对...
名家论孟 | 赵金刚:辩性善——理解孟子性善论含义的三个维度
性善;孟子;四端;人禽之辨;圣凡之辨徐复观指出:“人性论不仅是作为一种思想,而居于中国哲学思想史中的主干地位;并且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原理、动力。”对人性—善恶的思考,贯穿整个古代中国哲学史,对人性的判断,则影响着思想家的哲学系统。而要想理解不同思想家的人性论,就需要对“人”“性”“善”“恶”...
孟学研究丨王岩:孟子性善说的三种解读方式及其意义——以赵岐...
朱熹又唯恐人知其同不知其异:“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虽其方在气中,然气自是气,性自是性,亦不相夹杂。”[10](67)天命之性以理言,气质之性则理气混杂;天命之性虽安顿在气质之性中,但性自是性,气自是气,不可将二者等而一之。因此,天命、气质既不可分而为...
庄子的生死观:死是大地赐予的休息
另外,还有“其人”非指“老聃”而是指他的弟子的解释,这样,意思就变成:“以前以为老聃的弟子非常优秀,但看到现在的表现就不这样认为了。”古籍的解释的确非常棘手,不过,这个解释是最缺乏动人力量的一个。“遁天之刑”和“帝之县解”无论是采“其人”说还是“至人”说,这个故事的要点都在于“遁天之刑”和...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说文解字》对“一”的解释很有意思。天与地的结合便是地平线上的“一”。天地相交为“一”,“一”两分便是天地。刘勰《文心雕龙》的《原道》中论及天有日月星辰,因此“仰观吐曜”;地有山石河川,所以“俯察含章”。而俯仰之人在天地之中,故而“惟人参之”,这样便是天地人合一的“三才”。对此,老子《道...
“横渠四句”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张载的解释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则以生物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意为天地最大的德性是生养万物。因此,天地的好生之德就体现为天地之心。《周易》讲:“生生之谓易。”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也曾在“绿满窗前草不除”中体会生生之意,“生生”何以是天地最大的德性而成为天地之心?
先刚 吴增定 丁耘 杨立华 吴飞 李猛|谢林与当代中国
我阅读谢林时一直在思考他对起点的偶然性的强调:无限的主体可以不存在,可以停留在斜坡的顶点,不往前去,但只要踏入斜坡,此后的一切潜能阶次的展开都是必然的。潜能阶次的展开由必然性推动,但在起点要保留偶然性。朱熹朱子讨论过天地有心无心的问题,因为《易传》里讲“复其见天地之心”,朱子关于这个问题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