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 陈晓龙|人民法院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的价值标准和...
具体表现为:1.误将“撤诉”等同于“实质性解决”,立案庭纠正管辖错误、错列被告等不符合起诉受理条件的案件后原告撤诉的,不能视为严格意义上的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毕竟法院尚未对案件的实体内容进行处理,矛盾尚未消解;2.误将“原告实质诉求得到满足”等同于“实质性解决”,行政审判权具有被动性、法定性,行政诉讼更...
前沿|吴洪淇: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如何体现以审判为中心
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理由:第一,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部分特别强调:“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执法司...
彭中礼|最高人民法院答复性文件研究
此外,国家整体的制度设计也保证了最高人民法院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的终局性:一方面体现在宪法赋予最高人民法院的“最高”审判权,另一方面体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及《人民法院组织法》赋予最高人民法院在具体应用法律、法令问题时的解释权,这是其他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所没有的权力。此外,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最高人民法院是...
莫纪宏: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
《决定》指出,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深化审判权和执行权分离改革,健全国家执行体制,强化当事人、检察机关和社会公众对执行活动的全程监督。完善执法司法...
周芷妍|数字时代法官预判确定性与认知偏差控制
与此同时,不同于法官会在理性判断中融入感性的价值衡量,人工智能作出的是纯粹形式化的理性判断。两种判断在性质上的根本不同,或将导致审判权归属于双重主体。而在“科技崇拜”的当下,法官缺乏警惕智能预判风险的能力,普遍倾向于采纳智能预判的结果,则意味着人在司法审判中的主体性地位直接受到挑战。
张文显:法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 | 政治与法律...
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各级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和其他司法职权,建设公正高效...
关于证据审核与认定的77则参考案例
专利权人主张以侵权获利计算损害赔偿数额且对侵权规模事实已经完成初步举证,被诉侵权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有关侵权规模事实的相应证据材料,导致用于计算侵权获利的基础事实无法确定的,对被诉侵权人提出的应考虑涉案专利对其侵权获利的贡献度的抗辩,人民法院可以不予支持。
莫纪宏|论地方性法规的空间效力
因此,地方性法规的空间效力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化的效力概念,而不只是依靠行政区域的地理特征对地方性法规适用范围的简单划分。三、“双重立法权”背景下地方性法规的空间效力所具有的突出的制度功能分析尽管立法法没有从立法原则的角度确立地方性法规的空间效力,但在立法实践中,地方性法规的空间效力却是一个具有...
朱庆华 宋珊珊|风险视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司法应用路径
相较于传统的基于规则的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不需要手动定义规则和特征,而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模拟,自主地产生新的内容和想法。它可以生成具有高度创造性和独创性的作品,甚至可以模仿人类的思维和创造力。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便利和效益,但同时也势必形成巨大的、缺乏清晰边界的风险社会。
新时代检察文化纵横谈|探寻检察文化品牌建设个性化路径
检察官制度从产生之初就具有防止警察滥用侦查权和控制法官滥用审判权的“双重监督”功能,在诉讼环节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大陆法系检察官具有客观义务,既是犯罪的追诉者,也是无辜的保护者,有“最客观的司法官署”之称。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逻辑基础。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