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的力量》研讨会--党史频道--人民网
这部纪录片的表现手法颇为巧妙,讲述了一百余名党的优秀儿女、英雄人物的个体经历,以故事谈理念,用具象反映抽象,符合普通观众的接受习惯。用生动而形象的电视语言和叙事方法讲述党史,有利于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了解“我们的党从何处来,要向何处去”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总体而言,这部文献片角度准确,具备...
精品创作大会 |这场分享会讲述纪录片中“人与城”的故事
中国纪录片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行业电视委员会副主任李成才先生率先登场,他以“用影像讲述城市的自然故事”为分享主题,深刻阐述了纪实影像在记录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独特价值。他表示,纪录片不仅是记录,更是情感的传递,每一帧都是对生活深刻的洞察,每一个自然故事都值得被聆听。纪录片制片人、导演陈怡带来了...
一部中外合拍纪录片,想让世界理解北京中轴线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认为,纪录片《跨越时空的北京中轴线》以国际化视角,小切口故事,生动阐释了“北京中轴线”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的突出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有利于让世界听到、看到更新更美的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何平指出,“...
《漓江》如何做到了对中国文化符号的创新性阐释?
国家广电总局规划院副院长滕勇认为,一部好的纪录片应具备知识含金量、极致画面感、生活烟火气和心灵抚慰力四方面特质。《漓江》调研深入,逻辑贯通,画面极致,细节精致,文本华美,音乐浑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也丰富了生态文明、文旅、现实题材等主题类纪录片的影像图景。融合创新,国际视野此外,专家们...
如何作答“是以中国”?山东广电纪录片导演朱军这样阐述
朱军:我们运用了绘画和三维技术的结合,这种方式能够把观众带入到神秘的史前时期,这是电视技术给现代纪录片创作者带来的进行创新的条件。绘画、三维模型、字幕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声音的塑造,不仅能让观众迅速理解创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更让观者产生不同一般的观影感受。纪录片《城子崖》截图Q6:等一等,还有...
上海北京南通|《大醉先生》《引力》单口喜剧人物纪录片联映
片长:30分钟字幕:中文/英文导演阐述被拍摄主人公博博:这个片子压了好几年了,这几年双方都在博弈(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我一直指望他们能获个奖,我好卖票。他们一直指望我能火,好把片子卖出去。几年过去了,他们没拿奖,我也没火。谁也没能蹭上谁热度,挺好。《大醉先生》算是我的处女作独立纪录片,拍摄剪辑于三年前,有着很...
方励谈《里斯本丸沉没》:为何纪录片是年轻创作者的必修课?
方励在分享会中详细阐述了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区别。他强调,纪录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所依赖的真实与纪实的手法,这种创作方式不仅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还需要对于历史与人物的深刻理解。纪录片不仅仅是捕捉影像,更是通过影像讲述故事,传达情感,带给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线遗迹”主题纪录片联展
《耍惹石主》在观察式纪录片的框架下,将人物的当代艺术创作与疫情后期的社会状态,及彝族毕摩文化进行了多纬度融合,赋予了这部影片在艺术表达形式、精神内涵上的探寻和创造空间。拍摄一名年轻的少数民族艺术家在城市边缘的游离与挣扎状态,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批判隐喻性的当代艺术行为。
纪录片《解释鸿沟》:“把一个哲学家的精神样貌留下来”
01纪录片《解释鸿沟》于2024年5月上线,记录了哲学家陈嘉映的日常生活和深谈与论争。02陈嘉映认为,精神不在我脑子里,精神在我心里,他倡导古典主义,相信歌德式的人文主义。03与陈嘉映的讨论中,参与者们展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如“钵中之脑”的争论。
山东省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调查显示,60.8%的受访者爱看人文地理纪录片,56.3%的受访者爱看人物传记片。其他还有艺术纪录片(39.5%)、文化评论片(30.0%)、新闻故事片(29.6%)和政论专题片(26.6%)等。毋庸置疑,关注受众需求,注重创作品质,继续深耕内容高地,做有品质、有内涵、有故事的好作品,才是中国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