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在华南沿岸边缘珊瑚群落的珊瑚营养生态学研究...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珊瑚研究团队在SPJ期刊EcosystemHealthandSustainability(JCR1区IF4.2)发表研究论文“Heterotrophyconferscoralswithresistancebutlimitstheirrangeexpansion:Acaseofmarginalcoralcommunities”,揭示了我国华南沿岸造礁珊瑚分布北缘区造礁珊瑚...
招聘!累计年薪可达48万,可纳入事业编! 滨海与深海生态环境研究...
由中国工程院杨志峰院士和张偲院士共同担任顾问专家,中心主任为冯景春教授,中心面向海洋强国建设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全球变化下滨海与深海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大科学前沿,开展海洋科学与工程前沿研究。
...发布2023年度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优秀论文...
赵长永甘仁忠朱卡张翔芦慧成芳汪孝敬吴爱成冯右伦蓝阳李树博吴娟10.新形势下驻疆石油央企全方位矿权保护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塔里木油田公司资源勘查部张丽娟罗俊成吉云刚周鹏闵磊崔德育罗海宁刘应飞郑龙贾红军热依木·吾甫尔杨俊丰11.哈萨克斯坦PK项目成熟探区多重一体化勘探管理...
《科学》: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难题|细胞|宇宙|灭绝|生物学|微...
海洋保护需要跨不同学科、行业和专业的全球合作。生态学家、经济学家、社会科学家、决策者、传播专家、工程师、地球科学家、数学家和气候专家只是应对这一动态挑战的实践者中的一部分。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气候相关系统,预测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控制的机会,并向我们展示如何减轻气候变化的普遍影响。解决方...
科学出版社极地考察出版40年 | 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
展览系统梳理中国极地考察4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成就,全景展示综合考察保障能力、科学考察成果、极地国际治理和国际合作、极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极地科普文化等。展品数量多、精品多,各类极地考察保障设施、科研装备、珍贵标本、历史见证物等,辅以大量图片、视频资料,首次面向公众集中展出。
论文| 李琴等:全球环境治理视角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方案与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领域,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我国经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论探索,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修复与科技创新、生态补偿机制等实践和推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并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与智慧。在此过程中,有很多...
向海图强: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把论文写在浩瀚大海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在10月18日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在高峰论坛框架下首次举办了以海洋合作为主题的专题论坛,发布“一带一路”蓝色合作倡议,聚焦铸造可持续发展的蓝色引擎,推动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实施海洋空间规划,养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与韧性...
关于印发《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计划》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工作方针,积极构建新时期服务型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学研究与实际需求深度融合,调动全国生态环境科技资源投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充分发挥科技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我们制定了《百城千...
世界海洋日,7所涉海高校把论文写在蔚蓝大海上
2021年6月8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四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等涉海高校科研人员聚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守护蔚蓝大海,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他...
大量海洋塑料垃圾已成为海岸生物的人工栖息地 学者忧成生态陷阱
据环境资讯中心(姜唯编译;林大利审校):根据一份发表在同侪审查期刊《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的新研究,大量海洋塑料垃圾已成为海岸生物的人工栖息地,甚至得以随洋流播迁海外。在塑料垃圾上茁壮海岸生物发展出「新远洋群落」研究作者们观察漂浮的宝特瓶、旧牙刷和纠结的渔网,发现海岸生物可能正在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