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司法责任制”看标识性概念的生成
司法责任制要求审理者裁判,审理者就是人民法院内部的审判组织,包括独任审判员、合议庭,特殊情况下还包括审判委员会。审判权运行机制,就是实行独任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保证独任法官、合议庭能够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改革以往存在的案件层层审批、请示的审判权运行行政化的做法,防止院庭长以行政化方式对独任法官、...
田华 陈晓龙|人民法院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的价值标准和...
最优裁判思路的实现路径应当在现有行政诉讼制度框架内展开,从形式上正面回应诉求与诉请一致性、行政审判权边界、法定裁判方式等行政诉讼基础理论问题,从实体上确保由最优的处理方法、裁判方式、审理效果共同构成。近年来,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乃至行政复议机关群策群力,立足于自身的职责职能范围,对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工作...
司法改革 审判权去行政化的深圳样本
法官与行政序列脱钩后,去除审判权的行政化色彩是另一个重要任务。如何才能打破法院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尴尬局面,真正做到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2012年,福田法院开始尝试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其中重要一点便是建立审判长负责制。“实行审判长负责制后,裁判文书谁主审谁签发,不需要没有参与庭审的庭长、院长...
田华 陈晓龙|人民法院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的价值标准和...
具体表现为:1.误将“撤诉”等同于“实质性解决”,立案庭纠正管辖错误、错列被告等不符合起诉受理条件的案件后原告撤诉的,不能视为严格意义上的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毕竟法院尚未对案件的实体内容进行处理,矛盾尚未消解;2.误将“原告实质诉求得到满足”等同于“实质性解决”,行政审判权具有被动性、法定性,行政诉讼更...
媒体称“去行政化”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核心
决定内容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改革,是新一轮司法改革的重点。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点破了审判权运行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行政化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法院内部的层级管理和呈报审批制度,导致了司法裁判的责任不清、效率不高等问题,也...
消除审判权运行机制行政化将试点
在一些审判中,往往法官要听庭长的意见,庭长要听法院审委会的意见,这种行政化的干扰不利于法官独立审判案件(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此次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消除司法行政化是关键。最高法也专门提及消除审判权运行机制的行政化问题,说明最高法已经意识到司法行政化的弊端,并着力探索新的运行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消除审判权运行机制行政化将试点
在一些审判中,往往法官要听庭长的意见,庭长要听法院审委会的意见,这种行政化的干扰不利于法官独立审判案件。此次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消除司法行政化是关键。最高法也专门提及消除审判权运行机制的行政化问题,说明最高法已经意识到司法行政化的弊端,并着力探索新的运行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其一,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的法定化。通过法律和行政法规明确规定政府机构的设置、编制、职能、权限、程序和责任,使之法定化,对于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非常必要。尤其是行政程序法定,保障行政执法的公开、公正、公平,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和救济权,在...
宁波探索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 法官“去行政化”审案更职业化
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判审分离、权责不清……传统审判模式导致的混同过错、分散责任,不仅对裁判的质量和效率带来负面影响,对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也带来伤害。如何破题?“关键是审判活动‘去行政化’,改变层层审批的审判模式,突出法官的主体地位,落实法官办案责任制。”江北区法院院长周兴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