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群:全球文明史书写与共同的历史叙事
以他为代表的史家,主要也都是将对于文明的书写运用于通史编纂或教学框架之中,并非专题性的学术研究领域。而对文明的概念、内涵、体现形式等的讨论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外学术界从对“文明”这一概念的界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到其范式形成和意义变迁,甚至这一名词的单复数变化等,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且复杂的思想...
从《人类简史》到《智人之上》:尤瓦尔·赫拉利的思想轨迹和文明史观
他曾借用佛教的话头表示:“几千年前佛陀就说过,人世乃梦幻泡影。的确,国家、神祇、公司、金钱……都是我们创造并相信的集体幻影。人类历史就是由它们统治的。”赫拉利的意思是说,人类因为能够制造谎言,能够相信谎言,并且能够在谎言的感召和激励下共同努力,这才创造出了人类文明的奇迹。在《人类简史》和有关访谈中...
【理响中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唯物史观根据
在唯物史观看来,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将前沿性、革命性的技术创新融贯...
不负嘱托 担负起古典学研究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积极学习...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程巍提出,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以“交相辉映”来比喻中国与希腊两个伟大的古典文明,体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全球文明史观。自古典时代以来,在不同地区的文明间,并不存在一个固定明晰的边界线,文明的边界线犹如一个思想的边贸市场,来自各个文明的思想和发明在这...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汪晖: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华文明史观的灵魂
他认为,中国化是从中国传统提炼的先进思想、也是中国革命最为重要的经验总结之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华文明史观的灵魂。中国革命和改革进程的中国化问题,也建立在人民史观之上。”汪晖进一步指出,中国各民族团结凝聚、并在20世纪成为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成为中华文明向世界作出的重要示范。
刘文明:中国化“全球史观”概念的生成
作者:刘文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18日第6版)“全球史观”一词随着全球史在中国的兴起而在学术界广为人知,并成为许多学人理解全球史的一个关键概念(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最初十余年,当全球史传入中国之时,中国史学界曾对这一概念展开争鸣,一方面对其内涵进行了探讨,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褒贬不...
对传统演化观点提出质疑,《人类新史》如何颠覆文明历史观
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社会复杂性、城市化、农业起源及文化演变。温格罗的作品深入分析古代文明,并对现代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批判性审视,著有《何为文明》、《早期埃及考古》等作品。在《人类新史》中文版发布会上,梁永佳教授受邀推荐本书并发言,他表示该书会令“很多学科重新思考自己的起源”。梁教授认为,这本书...
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定向与现实根基
一、以“大历史观”把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演进“大历史观”是透过历史现象洞察历史规律的重要方法,具有长视距、大视野和深层次的独特性,是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具体体现。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树立大历史观,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
【理响中国】深化研究“大历史观”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深化研究、弘扬和发展新时代“大历史观”,既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使命...
新质文化生产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推进力量
生产力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反复强调,人类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也还要受到思想文化因素的制约。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或文化生产的含义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种:一方面,可以从物质生产力的含义来理解,马克思认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