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泽:春秋无边无际,至今还在路上
2004年1月,在《南方周末》开设了《经典中国》专栏,第一篇是写《战国策》,断断续续写到2006年,谈《诗经》,谈孔孟,谈春秋战国人和事;到2010年,与另外一些谈古书的文字编成一本《小春秋》;2017年又增补编为《咏而归》。2011年,在《信睿》杂志上开了一个专栏就叫《小春秋》,专讲春秋故事,《左传》《史记》《...
书展·人物|李敬泽:我在春秋时代“神游”了二十年
李敬泽更愿意用“杂文”而不用“美文”来归纳总结自己在这本书里的文体,“就像鲁迅先生的杂文,我觉得鲁迅先生的杂文既是方法论,也是世界观,还是对于文章的艺术或者对于文学的一种根本把握方式,所以某种程度上讲,这是我第一次说,我要说我的理想是杂文。”甚至,原先的书名,他心里想的就是《春秋故事新编》。
书展荐书|听痴迷于春秋的李敬泽 讲述他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
在李敬泽看来,春秋是离现在的中国人最遥远的时代,这不仅指时间意义上的距离,更是精神气象上的“相去甚远”。“影视剧中经常出现明清时人,而我更喜欢春秋的人,他们是中华文明的少年,血气方刚,不管是为善或者作恶,都有光芒”,在李敬泽心里,春秋找个猥琐的人不容易,找个油腻的人不容易,他们总有敞亮的少年气。在...
李敬泽 20年来一直在春秋时代游荡
“春秋的人真是中华文明的少年,血气方刚,不管是为善或者作恶,都有光芒。在春秋,找个猥琐的人不容易,找个油腻的人不容易,他们总有敞亮的少年气。在那样的少年气之下,我常常觉得他们像一群‘巨人’。”正因为这种“远”,李敬泽对春秋特别着迷。对李敬泽而言,书写春秋时人的故事,就像一场回到春秋的时空之旅:“穿...
漫游于中华文明的上游 李敬泽:写出春秋时代的“少年气质”
“漫游于春秋,如见星沉海底,如看雨过河源,见出了我自己,看见了生命的低处和高处、深黑的泥泞和灿烂星空。”李敬泽说。李敬泽(右二)在分享会现场8月14日,李敬泽的历史随笔集《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在上海书展分会场“思南文学之家”首发。在首发式上,在出版人曹元勇的主持下,李敬泽与作家孙甘露、...
新书上海首发,李敬泽:我20年做一件事,在春秋时代游荡
春秋的历史早已远去,但春秋的精神永远召唤着我们,春秋的灵魂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www.e993.com)2024年11月5日。当天,李敬泽还透露,接下来他还会写一部《春秋传》,“要好好地把整个春秋人的大气象、磊落能够写出来,我觉得这对后世的中国人、对现在的中国人都有意义。”
阿来×蔡崇达×谢有顺×李敬泽:在春秋时代的原野上,遇见我们自己
在《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中,李敬泽通过53篇随笔描摹《左传》《史记》《诗经》《论语》中的春秋,勾勒历史烟尘背后那些极具个性的灵魂——他们中有深情的人、智慧的人,有愚钝的人、荒谬的人,有慷慨如长风的人、狭小如针眼的人,有i人和e人,有困于原生家庭的人和奔赴不确定远方的人,更有舍生取义的人和在苦...
随李敬泽一起回到春秋,遇见“中华文明少年时代”的灵魂
李敬泽反复阅读春秋故事,对春秋兴趣越来越深,不仅因为它重要,更因为那个时代的人极具魅力:“读他们的故事,若要类比,我常觉得像是在读荷马史诗、莎士比亚的历史剧。这些故事中体现的是骄阳烈日般的人性。在春秋之人身上是没有老成持重、老奸巨猾、油腻这些字眼的,他们没有小心眼、贼心眼——不是说春秋没有坏人,...
李敬泽:二十年来,我一直在春秋时代游荡
李敬泽|文从2004年到2024年,二十年了。二十年做了一件事,在春秋时代游荡。2004年1月,在《南方周末》开设了《经典中国》专栏,第一篇是写《战国策》,断断续续写到2006年,谈《诗经》,谈孔孟,谈春秋战国人和事;到2010年,与另外一些谈古书的文字编成一本《小春秋》;2017年又增补编为《咏而...
书展|李敬泽:我在春秋时代“神游”了二十年
李敬泽更愿意用“杂文”而不用“美文”来归纳总结自己在这本书里的文体,“就像鲁迅先生的杂文,我觉得鲁迅先生的杂文既是方法论,也是世界观,还是对于文章的艺术或者对于文学的一种根本把握方式,所以某种程度上讲,这是我第一次说,我要说我的理想是杂文。”甚至,原先的书名,他心里想的就是《春秋故事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