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全国省级博物馆1:湖南博物院
其他比较重量级的是宁乡出土商周青铜器和战国楚墓文物。不过马王堆和楚墓出土的帛画、帛书、丝织品等文物比较脆弱,平时不一定展出原件,即使是宁乡青铜器,常设展里也未必经常展出原件。博物馆的展厅设置和我常去的上海博物馆区别很大,主要是围绕马王堆和湖南人两个主题讲故事,辅之以一些定期更换主题的专题展厅和特展。
【奔流文化·器物】博物馆寻龙迹②丨天水博物馆里,那些呼之欲出的...
在天水市博物馆馆藏中,有一件汉代青龙画像砖。这条“龙”形态逼真,呼之欲出。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墓葬出土伏羲女娲帛画这件画像砖长29.4厘米,宽31厘米,厚3厘米,重量4250克。此砖为青灰色,近正方形,砖面正中模印一龙,呈飞翔状,矫健有力,神态生动。龙头部较长,弯角后伸,两竹叶状耳后竖,龙嘴大张,上唇外翻,...
“战国袍”溯源:它从楚墓来,却作汉服名
因为从当时已发掘楚墓木俑和帛画看,曲裾袍应该十分普遍,但马山楚墓的服饰中却没有任何一件是曲裾式的。加上马山楚墓的所有衣衾都是从棺内发现,也等于是裹在墓主尸身外的,所以当时就有学者认为“马山一号楚墓出土衣物主要是死者穿着的丧服”。而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衣物主要是随葬品,也可能更接近当时的生活着装”。
龙骧虎步又一春——艺术与文物中的龙形象
在湖南博物院的藏品中有两幅长沙地区楚墓出土的珍贵帛画(帛画多为丧葬中使用,被认为是楚地出殡时作为前导,入葬时则置入椁中的“魂幡”。因此,帛画中所绘内容往往与墓主人灵魂升天的身后场景有关),其中都有龙的形象。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中,一名男子头戴高冠,腰间佩剑,身着博袍,头顶华盖,华盖的...
我国文物科技保护开拓者胡继高先生逝世 曾参与敦煌、马王堆等文保...
在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胡先生提出了多项具有前瞻性的提案,为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同时,作为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以及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的成员,胡继高先生始终致力于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
独家专访武王墩考古领队宫希成:“从开始发掘至今,有无数人追问我...
最早的帛画出自楚国;最早的毛笔出自楚国(推翻了秦将“蒙恬造笔”旧说);战国晚期彩绘漆木虎座鸟架鼓枣阳九连墩2号楚墓出土湖北博物馆藏目前为止组合最全、保存最为完整的虎座鸟架鼓(高1.36米,宽1.34米)彩绘漆木虎座鸟架鼓(刘比建复刻版)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龙,就是这么有“存在感”
战国人物御龙帛画古人将龙的喜爱上升成为羽化登仙、御龙飞天的精神向往,这在艺术创作和墓葬出土文物的创作上可见一斑。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人物御龙帛画,于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1号墓。1979年发行的《中国绘画·长沙楚墓帛画》特种邮票(T.33),一套2枚,分别是人物御龙帛画与人物龙凤帛画,足见...
福启新岁 龙行九州
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人物御龙帛画,于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1号墓。1979年发行的《中国绘画·长沙楚墓帛画》特种邮票(T.33),一套2枚,分别是人物御龙帛画与人物龙凤帛画,足见其艺术价值之高。人物御龙帛画正中头戴高冠、身穿博袍、腰佩长剑的男子当为墓主人,他侧身立于龙身,头顶有一华盖;龙昂...
方寸天地之上的“龙”文物,历代均有呈现
除了玉饰与青铜器,拥有“龙”形象的战国文物,还以帛画的形式登上方寸舞台。1979年发行的《中国绘画·长沙楚墓帛画》特种邮票(一套2枚),图案取自楚国帛画,也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最完整的绘画作品。其中的第1枚图案,名为“龙凤引魂升仙帛画”,而第2枚图案,则为“人物驭龙帛画”,画面中均绘有龙。其中,“龙凤引...
方寸之间有“龙”影
或许是对这套邮票的致敬,在2012发行的《国家博物馆》特种邮票中,相同图案的“后母戊鼎”再次登上方寸天地。过了四年,在专门发行的《殷墟》特种邮票(一套3枚)中,第3枚“玉器”的主图,选取了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圆雕玉蟠龙。很多人对于后母戌与妇好分不清,其实,这两位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按照祭祀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