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的报刊活动经历及其历史贡献
内容提要:今年是列宁逝世100周年,本文系统梳理了列宁报刊活动主要经历,全面论述列宁报刊活动历史贡献,指出他的报刊活动为其革命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思想武器,为其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同时大大丰富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办报经验,开创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宏伟基业。文章提出要高举列宁主义伟大旗帜,学习和传承列宁的...
《论持久战》的斗争意涵
注重战略与战术的灵活性是中国共产党自红军时代以来的重要经验,也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内部的团结统一是支撑斗争的必要条件。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中国人民团结统一的重要性,“中国将变为独立国,还是沦为殖民地,不决定于第一阶段大城市之是否丧失,而决定于第二阶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如能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
2023考研政治选择题题库_中国共产党_答案_商品经济
40.在推进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总结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功经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主要特征中,最大的人权是A.生存权B.发展权C.人民幸福生...
桁林: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始终贯穿百年党史
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首次提出“思想路线”这一科学概念,提出“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
毛泽东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者
正是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他明确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4.什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的回答基本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将帝国主义者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资本和企业收归国有,使国营经济...
李志勇: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一、“两个确立”的理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决定力量,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引领作用归根到底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理解领袖与群众关系最重要的一句话。“两个确立”与“两个维护”的理论前提就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张文显:法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 | 政治与法律...
内容提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这一概念提出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在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组成部分;法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标志;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实践的理论表达和学理表征。世界各国法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包括宪法至上、尊重和保障人权、监督和制约公权、维护公平正义...
黄令坦:毛泽东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五四”前后,毛泽东在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下,开始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认定“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1921年1月,毛泽东明确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彻底转变并不是简单的此消彼...
毛泽东与理论联系实际--党史-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当时的情况,实事求是地对基本国情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从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毛泽东在这篇讲话中阐明了这样一个基本思想,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学习别国长处,借鉴别国经验,走自己...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
在此,“革命”一词显然主要指的是市民社会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其在哲学层面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表达为“实践唯物主义”,在现实层面则被表达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由此意味着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确立。批判资产阶级的“宿命论”与“博爱派”。在发动哲学革命的同时,马克思将思想的触角延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