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也要走进新闻现场?
评论报道的使命是要感染受众、引导舆论,持平常心、讲家常话,用群众一看就懂的语言去论事说理,才能不断用我们的“所见所闻”去激发受众的“共情共鸣”。我们在做融媒体评论报道中,注重充分吸收群众语言、民间说法,有时更是直接由群众出镜、让群众讲述,这有助于让报道回归群众生活、进入群众语境。在做一篇破解执行...
传媒观察|经济新闻评论中四个表达误区及改进办法
这套评论立意精准,问题意识强,从客观角度辩证说理,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累计传播量过亿次。坐井观天,是价值判断的禁忌。价值判断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篇评论质量的优劣。看待复杂的经济热点事件,要客观理性辩证,不能止于情绪化宣泄。需要看到,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观察中国经济发展...
文明互鉴 理性对话:中国新闻社“东西问”的对外传播实践探索
种种案例证明了“东西问”专栏在新闻方面的敏感度与时效性。2.寻求学理支撑。“东西问”专栏的鲜明特点在于理论与评论的结合,在探讨热点议题时,用理论支撑,使得评论更具深度和分析性;评论成为表达理论的途径,为理论的应用与传播提供实践场域。这种理论与评论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模式,赋予了“东西问”专栏独特价值。
传媒观察|引发热议的教育热点话题,如何报道?
教育部在关注到这一评论后也迅速作出回应。事实上,这组稿件各篇紧密配合,以“摆事实(现象观察)—讲道理(评论说理)—下定论(主管部门发声)”的模式,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做到有始有终,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舆情的消解。2024年8月2日,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观音阁街道琵琶山社区“七彩暑托班”,孩子们...
万事皆可评、人人皆可评时代,新闻评论怎么干?
在发布评论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节点和频率,避免与其他新闻事件冲突;针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评论时,应认真研究受众的关注点和情感需求,以情说理;还需要考虑到受众的需求,以吸引更多的点击播放量,扩大舆论覆盖面;同时,要注意互动形式,提高受众的参与程度,对新闻线索进行二次挖掘。《山东新闻联播》“主播说”融媒评论...
力挺基层!上观新闻连发多篇评论:各级干部不能空谈大问题,要听真实...
抓落实,不仅是一个精神状态问题,也与方法密切相关(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有些工作,设想很美好,却总是落实不到位,很可能方法有问题——出的方案过于原则、“颗粒度”太粗,以说理号召代替部署指导,基层落实无从下手。这也是官僚主义的重要表现之一。上下协同,首先体现在信息传导的清晰度、颗粒度上。条对块、上级部门对基层,不能空讲道...
法治网评:让法治精神成为人们心中的信仰
“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是这一系列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藉由一个个普法载体,把无数个“我”变成践行法治精神的“我们”,网络法治建设便有了广泛的现实基础,这宏伟时代的法治信仰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法治网特约评论员陆玄同)
网络评论方法论 | 移动传播时代的新闻评论形态可以更多样
与纪录片、电视剧等视频节目不同,视频评论运用画面应坚持为说理服务的原则,以说理为导向、为线索来取舍和组织画面,同时还需要善于调动各种表现技法和编排手段,加强画面自身的论辩能力。2.声音包括人物谈话、解说、现场声音、配乐等。视频评论中的同期声很重要,有的时候同期声发挥解说、介绍新闻事件的作用,有的时候同...
引人、抓人、留人:新闻标题如何形象化?
从新闻实践来看,新闻标题的形象化设计应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做到以视觉效果“引”人,二是以动感效应“抓”人,三是以形象说理“留”人。◆◆“引”人:采用形象比拟,强化视觉表达◆◆形象比拟的目的在于通过直观的视觉表达,把抽象的概述作出形象化描述,吸引受众眼球,形成视觉冲击,达到“一眼入心”的效果。
好评中国·大家谈②|融合评论应“广快准”
众所周知,新闻讲究“独家”,同样评论的观点也讲究“独家”。同一选题的评论,在准确的前提下,观点要新,站在比别人更高的高度、更好的角度,或鞭挞、以更强的力度,或关怀、以更暖的温度,或说理、以更通俗的语言,或论道、以更严谨的表达。由此,融合评论应联系评、不能孤立评,对照评、不能个案评,共情评、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