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明德苑】清风箴言 | 处理纠纷不能有“受害人有罪论”偏见
受害者有罪论的体现是,遇到加害事件,不是谴责和惩处加害者,而是指责和惩处受害者。持此论者以“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理由反问:“他为什么没有侵害别人,偏偏侵害你?如果你坐得端行得正,他怎么会无缘无故侵害你?”上面这个告谕,把受害者有罪论发挥得淋漓尽致。林环这篇告示,被著名官箴书《居官寡过录》当作范...
县委书记被查,女下属有心机?受害者有罪论不可取
诸如“听过录音,这女人有心机”“升职这么快,也是有手段”等言论,还有人质疑女主角的履历和动机,怀疑中间存在“权色交易”,甚至认为举报“更像是讨价还价之后的鱼死网破”。这种受害者有罪论,不仅荒谬,而且极具危害性。受害者有罪论之所以有害,是因为它模糊了是非,混淆了黑白。在这种论调下,受害者往往会被贴上...
女子地铁被骚扰男子称让我有想法是你的错,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
男子的“让我有想法是你的错”这种歪理,反映出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和性别观念。首先,这种言论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受害者,是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女性的穿着、行为等都不能成为被骚扰的理由,骚扰者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其次,这种言论体现了对女性的不尊重和歧视。它暗示着女性应该为男性的欲望负责,这是对女性...
泰国遇害女子亲友发声:怒斥网友受害者有罪论,称其精明会赚钱
“这种把受害者说成是罪有应得的言论太恶心了!我们应该站在正义这边,谴责凶手的行为。”“书中自有颜如玉”提出了对媒体的看法:“希望媒体能多一些客观报道,少一些煽动和偏见,不要让受害者二次受害。”“猫咪探险队”强调了个人隐私的重要性:“这个事件也提醒了我们,无论公开还是私下,都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
坚持“受害者有罪论”的人更有可能是虐待狂
通过操作任务指示,研究人员希望观察改变对性侵犯场景信息回忆的目的(把它看作是检测记忆力的一种方式或帮助未来受害者的方法)是否会影响日常虐待狂倾向、责怪受害者的态度以及在思维上付出的努力之间的关系。这种操纵对结果没有明显影响,从而加强了这样一个观点:日常虐待狂倾向越高的人,在回忆受害者-加害者情境信息时...
专访最高法研究室主任周加海:纠正网暴“法不责众”倾向,为受害者...
一是坚持严惩立场(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充分认识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依法严肃追究网络暴力实施者的法律责任,让网暴者付出代价,为受害者讨回公道,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2023年人民法院受理的诽谤刑事案件同比增长20.9%,有罪判决人数同比增长超过100%,充分彰显人民法院依法严惩网络暴力的坚定立场。
受害者有罪论!朱令律师称朱令一家都谦和友善,却被骂傲慢无礼
当年处理这个案件的人都一样淡化处理,并不希望因为朱令的过错影响其她三人的前程。请朱令父母为女儿积德,不要再追究了,否则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朱令是一个没有公德心,没有道德的人,他们脸上也无光。这封自称是一位三好学生并且熟悉朱令的人写的信,可是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恶意,满满的受害者有罪论。那么朱令真的...
被踩者并非无辜的受害者,而是有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值得全网同情
据了解,涉事民警已经被停职接受调查,相关部门也已经对此事作出了情况通报??,并表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这是对公众的负责,也是对法律的负责。相信正义不会缺席,法律不会失灵,民警踩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被踩者并非无辜的受害者,而是有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值得全网同情要清楚一点...
“受害者有罪论”背后的心理学
在“受害者有罪论”的讨论中,很多人之所以会谴责受害者,这也算是一种典型的归因谬误了:即,虽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人们仍然倾向于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一定是他/她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或问题,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而非外在情境因素(也许是情势所迫,或这个场所有特殊的潜规则)。比如,对于遭受性侵的女性受害者...
闪电锐评丨中学生心理课惹争议 “受害者有罪论”当休矣
加强大中小学生心理讲座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面对中学女生的课程讲座上,居然公开散播“受害者有罪论”,这样的讲座能出现在中学课堂,也足见学校对待心理健康教育的敷衍,仿佛只要有这堂课就行,至于课上具体讲些什么,有什么效果,内容是否专业、正确、科学,都没有深入思考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