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月壤新发现:人造金属体是外星文明的证据吗?
其二,有助于改进能源存储和传输技术。金属铁线状晶体特殊的物理特性,可能为开发更高效的电池或能量传输系统提供关键思路。在遥远的宇宙探索旅程中,稳定而高效的能源供应至关重要,这一发现或许能解决长期以来的能源瓶颈问题。其三,在通信领域可能带来变革。利用晶体的特殊电磁特性,有望研发出更先进的通信设备,使宇宙...
科普作家硬核科普!终极能源“人造太阳”到底是什么?
由于受控核聚变装置的基本物理原理与太阳内部核反应的机理相仿,所以这种装置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作为一个科技爱好者,我听说过“受控核聚变发电,永远的50年后”的魔咒。这个魔咒说的是,自20世纪50年代受控核聚变原理提出以来,每逢有媒体问到相关专家何时才能实现发电时,专家总说50年后,一个10年又一个10年...
阴极保护中的阳极
我们看到原子正负极之间电子的转移,就是电流从+极流向-极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金属氧化的本质,而金属氧化就是金属腐蚀的本质。阴极保护的基本原理主动给金属补充大量电子,进而使被保护金属不再失去电子,成为阴极,也就阻止了其被氧化腐蚀。常见的人造金属构造物基本是以铁为主,所以我们选择比铁更活跃的金属,去担当失...
液态金属合金助力常压生产人造金刚石
目前,人造金刚石大部分是用高压高温(HPHT)方法生产的。通常是将石墨和金属助熔剂放在压力机中,在极高压(5Gpa—6Gpa)下加热到高温(1300℃—1600℃)后生成,而在更加温和条件下合成金刚石仍然很难。现在,IBS的罗德尼·鲁夫教授团队利用新的液态金属助熔剂降低金刚石的形成势垒,从而实现金刚石在常压条件下生长。研究...
美国核聚变关键材料突破?或带来长寿命、更安全的“人造太阳”!
核聚变反应堆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聚变产生的高动能快中子加热真空容器壁后的冷却剂,产生蒸汽驱动涡轮机发电。与核裂变反应不同,核聚变产生的中子能量更高,因而对材料的破坏性更大。虽然核裂变反应堆的材料可以使用很多年,但核聚变反应堆的真空容器壁却可能在6到12个月内失效,这是因为高能中子与容器壁中的...
重大突破!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发现“既强且柔”的奇异金属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及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学科材料研究中心博士生徐治志等人成功研发出一种可规模生产的奇异金属,突破了长期以来高柔性和高强度不可兼得的原理性瓶颈,实现了兼具高分子材料的超高柔性和超高强度钢的超高强度(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该特性能够在-80℃到+80℃的宽温域内保持,同时该金属合金在大应变...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人造蓝宝石”!
具体来看,团队首先以锗基石墨烯晶圆作为预沉积衬底生长单晶金属铝,利用石墨烯与单晶金属铝之间较弱的范德华作用力,实现4英寸单晶金属铝晶圆无损剥离,剥离后单晶金属铝表面呈现无缺陷的原子级平整。随后,在极低的氧气氛围下,氧原子逐层嵌入单晶金属铝表面的晶格中,最终得到稳定、化学计量比准确、原子级厚度均匀的氧化铝...
1亿度的“人造太阳”真空舱,??里面到底长什么样?
而地球上的金属材料在1000度左右就会融化中国的“人造太阳”所要做的就是在地球上建一个能够承受住亿度高温的装置“人造太阳”的温度比太阳还高?!“人造太阳”装置的原理和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类似它不是一个新的太阳而是一个聚变装置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它...
段镶锋Matter:杂化超晶格和人造量子固体平台的模块化自组装
这种由二维原子晶体和功能性分子/离子层组成的具有原子级界面的二维杂化超晶格结构,可以有效地将二维材料丰富的物理特性同可设计的分子功能协同结合,得到一个基于二维材料的可功能定制与性质调谐的人造量子固体平台。目前,杂化超晶格结构主要可以通过化学插层和电化学插层方法制备。然而,这两种方法对二维材料和功能分子层...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为何只能由中国来安装?
核聚变的原理比核裂变简单,比较轻的原子核,例如氘(D)和氚(T),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例如氦,同时放出巨大能量。核聚变反应原理图原理简单,但实现起来很难。因为核聚变需要很高的温度,所以人类现在掌握的都是热核聚变技术——从研发路线看,都是先有原子弹再有氢弹,因为想要引爆氢弹,必须先引爆一枚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