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渠奔流不息:灵渠与地方官员治理
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兵分四路平定南越,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伏波将军马援、楼船将军段志征讨交趾之乱,这两次南征队伍都途经灵渠进入岭南地区。唐朝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统治由盛转衰,岭南政治军事形势风云突变,灵渠的军事运输作用至关重要。晚唐宝历元年(825年),桂州刺史、桂管都防御观察使李渤疏浚灵渠...
浅谈汉武帝时期的盗贼治理和国内安全维护
这也使得武帝中后期,国家在这些地方的管理也非常的混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关东关中,待遇迥异汉武帝平叛不利,并不仅仅是因为对外战争耗损过大,他的治理方式上也存在问题。在上述几次平叛中,国家执法严苛,其实是有内在原因的,天汉二年的这封诏书就可以给出答案:“冬十一月,诏关都尉曰:‘今豪杰多远交,依东...
为什么西汉黄河水患频发?汉武帝又是如何治理黄河的?
分析西汉时期的治黄方略,对于今天的黄河治理,洪水防治都有重大的价值。堵塞决口从史料记载来看,堵塞决口这种古老的治水方案,仍是西汉政府治理水患的主要方式。公元前168年,酸枣河决堤,汉文帝在东郡组织了大规模的民力堵塞决口,最终避免了洪水泛滥,保住了东郡这座粮仓。西汉最严重的两次水患发生在汉武帝时期,而...
讲座|沈刚:从品牌运营的角度重新研究中国两千年治理得失
中国古代治理体系,周秦之变之前是西周为代表的诸侯分封制,秦始皇统一后,在其统治范围内全面推行郡县制,发展为君主专制、对地方直接管理的中央集权统治,这种中央集权的策略共延续了2000年,直到满清覆亡,中华民国成立。汉武帝时期,我们又把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学说列为官方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将儒家王道的价值观和法家...
司马迁归纳的五种经济治理模式
经济思想史学者赵靖在《中国经济思想通史(二)》中,则进一步指出:“中国古代在西汉中叶形成了两种国民经济治理模式:平均主义的轻重论和放任主义的善因论。”其中,西汉重臣、御史大夫、汉武帝统治时期实际上的财政大臣桑弘羊是前者的提倡者和践行者,而司马迁无疑就是后者的代表。
河西走廊与汉唐时期边疆治理
西汉时期,汉武帝曾在玉门关以西设置一些驿亭,便于两地交通和人员往来,并部署屯田(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汉宣帝时期,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管控这些设施。而到了两汉更迭之际,中原王朝自顾不暇,对西域鞭长莫及。东汉光武帝刘秀把主要精力用于安定国内。直到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刘庄统治时期,才派窦融的侄子窦固再度北击匈奴。此时的班...
温暖的汉代,农为国本
有关西夏的温暖,还可以从黄河决口及其治理得到佐证。黄河自周定王五年(前602)发生有记载的第一次改道后,尽管决口千余次,改道20余次,但重大的改道共有6次,其中两次发生在汉代,一次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一次是新莽期间。武帝之前文帝期间已有河患,武帝时的黄河在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河水冲向东南,经巨...
汉武帝发明一方法,彻底征服了西域,两千年后依旧值得我们去参考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想出了一个对策彻底征服了西域。在汉朝政权征服大宛之后,西域诸国与之建立了臣服关系,而汉朝政权也逐渐开始对西域各族的管辖和治理。如今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我们再回过头看汉武帝的做法,依然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汉朝政权对西域民族地区经略的表现...
古代地方如何实现高效的行政治理?细说秦汉时期的地方政治制度
汉武帝后期政局的动荡不安,西汉政权的更迭,也与此有关。秦汉的地方行政作,为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开端,对后世历朝历代都有重要借鉴意义。一方面需要通过地方治理来维持国家稳定,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地方治理能力,量力而行,避免因为基层混乱导致国家动荡不安。
文化中国行 | 长城六案
破城子遗址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常乐村,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城址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45米,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城南、城西分别有三处弩台,还筑有两处小城堡,是一处完备的具有军事防御特点的城防遗存,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