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离圆梦又近一步 揭秘中国可控核聚变
1965年,根据国家“三线”建设统一规划,在四川省乐山市郊区,建立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核聚变研究基地——西南物理研究所,这也是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核西物院”)的前身。而中国核聚变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当属1984年中国环流器一号(HL-1)的建成。这是中国核聚变领域的第一座大科学装置,它为中国...
...应用“人造太阳”不是梦!专访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
在这一进程中,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有“东方超环”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简称EAST)是全球最重要的实验平台之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胡建生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介绍称,聚变能科学可行性已经被证实,完成了80%以上的关键技术积累,中国有望未来30-50年实现聚变能实际...
揭秘中国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离圆梦又近一步
1965年,根据国家“三线”建设统一规划,在四川省乐山市郊区,建立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核聚变研究基地——西南物理研究所,这也是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核西物院”)的前身。而中国核聚变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当属1984年中国环流器一号(HL-1)的建成。这是中国核聚变领域的第一座大科学装置,它为中国...
分析中国核聚变发展历程:从“东方超环”到未来能源主导权的竞争
我们都清楚可控核聚变的复杂程度。万物的生长依赖于太阳,而人类生存所需的煤、石油等能源均来源于太阳能的转化。而太阳能能够持续稳定地输送能量,正是依赖其内部的“核聚变”过程。核聚变的基本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它是指在极高温度和压力的环境中,两个较轻的原子发生碰撞,最终合成一个更重的原子,并释放出大量...
回顾:太阳到底用了什么当燃料,为啥燃烧了46亿年还没有烧完?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太阳之所以会持续的发光发热是因为太阳内部在无时无刻地进行核聚变反应,这不是化学反应,而是属于一种物理反应,因此太阳进行的并不是地球上普通的燃烧反应。构成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原子,这是太阳发光发热的“原料”,在太阳内部有着高达1500万℃的温度以及3000亿个地球海平面的大气压,按理说这样条件...
人造太阳:为开发核聚变能源探路(走近大科学装置③)
东方超环这座大科学装置对实现核聚变能有什么贡献?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所所长宋云涛介绍,这座大科学装置的科学目标,正是从前期基础研究出发,对受控核聚变相关的前沿物理问题展开探索性实验研究,既着眼物理理论突破,同时验证工程上的可行性,为将来打造真正的商业聚变堆、电站打下基础(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
科普作家硬核科普!终极能源“人造太阳”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核聚变?核聚变,顾名思义,是利用原子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人类最早发现的核聚变反应是太阳内的核反应,它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向地球输送能源。因此,核聚变也被看作是宇宙的能源。它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比如安全性高,废料处理成本低,原料容易获得等等。
ITER项目延迟:对核聚变意味着什么
②:RachaelMcDermott是一位知名的核聚变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目前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物理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forPlasmaPhysics,IPP)工作。她在核聚变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显著的贡献,特别是在等离子体物理和核聚变反应堆的研究方面。McDermott博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控制和优化等离子体行为来实现...
杰玛·康罗伊:中国正在竞逐核聚变研究的世界领导者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亚斯明·安德鲁(YasminAndrew)表示:“中国正在战略性地投资与发展核聚变能源计划,以期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长期领先地位。”建造人造太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让核聚变反应堆能够运作。其基本原理是将两个带正电荷、相互排斥的氢原子核合并成一个更大的氦原子核。在太...
《大家说物理》周五17:00丨等离子体与聚变能源
王晓钢教授、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副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及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等离子体物理和空间、天体物理研究,取得了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主要研究成果,被推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Fellow);还被聘为国际著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