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附“周制”:北周祖宗的择定及其庙制的构建 | 赵永磊
北周庙制由四庙加隆为“天子七庙”,其构建历程映照出魏周革命以后行用《周礼》并非仅仅在北周初年,而是北周长期奉行的文化正统策略。君主庙号彰显出君主明显的神性特征,北周以君主是否具备祖、宗庙号作为判别是否为不祧庙的唯一标准,三不祧庙为不朽先祖的象征。为赋予功业显著的太祖宇文泰、高祖宇文邕以不祧地位,北周...
文庙遍全球,源头在曲阜
按照周礼的规定,有地位的人是有家庙的。《礼记》说:“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孔子的祖父防叔做过防邑大夫,父亲叔梁纥做过陬邑大夫,属于士阶层,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属于卿,相当于周天...
晋成帝时期皇帝礼仪变化考
为彰显出司马睿直接承袭晋武帝大统,东晋初年宗庙建置采用两种方案:一是建武元年(317)宗庙建置采用“天子七庙”说,直接舍弃晋惠帝、晋怀帝神主,在视觉上制造晋武帝—司马睿的皇统传承谱系;二是太兴三年宗庙建置不拘“天子七庙”说,以兄弟昭穆相同,晋惠帝、晋怀帝神主的存在并不妨碍司马睿君统直接上承晋武...
天子七庙:从秦二世改革宗庙制度,看秦朝至西汉宗庙制度的演进
此举意图是为了扩大刘氏皇帝的亲庙范围。至此,西汉的宗庙由原来的七庙演变成了十一庙。也就是在原来“天子七庙”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元帝庙、成帝庙和恭皇庙,共计十一庙。后来,哀帝逝世,外戚王氏家族开始疯狂地反扑,以致后来王莽篡汉。在王莽称帝后,他也进行宗庙改制,他把十一宗庙制又恢复成了七庙制。而...
古代礼仪: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平民百姓呢?
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一般的平民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建宗庙的,只能在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拜。古代行礼有“九拜”。《周礼·春官·太祝》中记载:“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
九族、七族、三族、七庙、六亲 的划分范围
七庙:本指四亲(父、祖、曾祖、高祖)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泛指帝王的宗庙。唐杨炯《盂兰盆赋》:“上可以荐元符七庙,下可以纳群动于三车者也。”六亲:历代说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
新知丨徐渊:从《仪礼·士丧礼》看《书仪》和《家礼》对宋代士庶...
(第一)、婚(第二)、丧(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第十一是《丧服》篇)、祭(第十五、十六、十七),还有相见礼(第三,士礼)、乡饮酒礼(第四,乡礼)、乡射礼(第五,乡礼)、燕礼(第六,诸侯大夫礼)、大射礼(第七,天子诸侯礼)、聘礼(第八,诸侯大夫礼)、公食大夫礼(第九,诸侯大夫礼)、觐礼(第十,天子...
高崇文:解“王莽九庙”建制之谜
《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郑玄注:“此周制,七者,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太祖,后稷。”何谓“祧”庙?《周礼·守祧》云:“掌先王先公之庙祧,其遗衣服藏焉。”郑玄注:“迁主所藏曰祧。先公之迁主,藏于后稷之庙。先王之迁主,藏于文、武之庙。”贾公彦疏...
塑造正统:北魏太庙制度的构建
本文拟以胡汉问题、南北正朔相争问题为主要研究视角,并以北魏太庙制度变迁的过程、郑玄学说与北魏太庙制度的关系为两条主线,首先就道武帝所追尊“始祖”、“太祖”何者为不祧祖问题进行辨析,次则梳理北魏“天子七庙”形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而讨论太祖在郊庙中地位的变化、太庙格局的演变以及太庙制度的构建及实施...
明成祖朱棣简介 明成祖的儿子有几个
首先,中国历代王朝,在宗法制度上皆依据周礼,《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礼器》:“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这个意思是说,太庙正殿中只能供奉七个皇帝,除了开国之君(一般是太祖)外,其他皇帝的牌位都是“亲尽则祧”。“亲尽”就是说,超出了与现任皇帝的亲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