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塗山、涂山氏及其历史文化考察|大禹|祝融|伏羲|帝尧|神农氏...
《山海经·中山经》载:“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驾鸟,南望堵,禹父之所化。”郭璞注:“鲧化于羽渊为黄熊,今复云在此。”“青要山”在今新安县西北,三涂山正在其南。《水经注·伊水》说,涓水东南流“左合禅渚水,水上承陆浑县东禅渚···即《山海经》所谓‘南望禅渚,禹父之所化...
李振峰:拜望嶓冢忆先贤|汉中|南郑|大禹|汉水|司马迁_网易订阅
依我愚见,四千年前,禹曾亲到汉中治理汉江,理由有四:一是许多典籍都有记载;二是石牛古字、从嶓冢山直到湖北荆州的汉江沿岸都有治水遗迹和官民祭祀大禹的宫庙、习俗等,绝不会是空穴来风;三是当年随大禹来治汉水后留居的羌人是汉中羌民先祖,并非没有可能;四是大禹分封其子时,安排一子在汉中为褒国国君,和他来...
【大河奔腾看甘肃】大禹导河积石
《山海经·海外北经》载:“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山海经·海内西经》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
《水经注》里的运城
其间一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一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汉鸿嘉四年,杨焉言:从河上下,患砥柱隘,可镌广之。上乃令焉镌之,裁没水中,不能复去,而令水益湍怒,害甚平日。魏景初二年二月,帝遣...
《水经注》里的西域及河西走廊(上篇)
释氏《西域传》曰:河自蒲昌,潜行地下,南出积石。而经文在此,似如不比。积石宜在蒲昌海下矣。渤海,杨守敬等认为即蒲昌海(罗布泊)。注文中《山海经》曰“河水入渤海,又出海外,西北入禹所导积石山”从方位考量是错误的,因为积石山位于渤海(罗布泊)的西南方向(《地图集》所示积石山大致相当今青海省...
《山海经》地理漫谈十二 :西次三经——积石山
从《水经注》来看,郦道元本人及其引述的文献均未对山海经中《海经》的“禹导积石”和《山经》中的积石山进行区分,从其论述和引述的情况来看,算是默认二者是同一座山了,当然释氏西域记中的积石山也跟上述二者是“三位一体”了,但现在大积石、小积石的存在似乎又否定了这种默示的“三位一体”(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
富金壁:点金成石——钱文忠整理《尚书古文疏证》失误举例
16.第五十七:舜之佐二十有二人,其最焉者九官,又其最焉者五臣,而五臣之中禹为最,稷契次之,皋陶次之,益又次之,此定评也按,五臣,若“稷契”为一人,仅得其四。《尚书》中舜明命弃为后稷,契为司徒,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窃比稷与契。”...
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地理经典著作
作者:李晓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水经注》校笺及水道与政区复原研究”首席专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对赖以生存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开始了探究。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典籍著作,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地理学家。虚幻与真实相间的地理著作:《山海经》...
从《山海经》到《徐霞客游记》: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地理经典著作
同时,他还主张编纂时应该侧重“丘壤山川,攻守利害”方面,显示出《元和郡县图志》这部书在编撰时所侧重的经世致用色彩。在具体撰写过程中,李吉甫主要参考了汉魏六朝以降的各家地记及《水经注》《括地志》等典籍,以47方镇为纲,涉及疆域政区、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口地理等方面,可谓一部划时代的历史地理著作。
娄商传奇(1)弄潮儿向涛头立
禹之谟开办企业,不只为盈利,更是一心改变人们的生活。他时常派出厂里技师到附近乡村,免费教村民学习新的纺织技术。后来,禹之谟将湘利黔织布局迁到长沙,几经打拼,厂子已能年产各色花布8万米,毛巾2500打,但还不能填补湖南市场对进口洋布的需求。禹之谟认为,只有更多的人行动起来才能振兴民族工业,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