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因鸡娃差点丧命:从“清华北大随便挑”降到“活着就行”
现实一再表明,当大人在乎的只有成绩、升学、排名时,鸡娃只会让孩子要么不堪重负,抗挫力越来越差;要么患上空心病,找不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么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正如耶鲁大学前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所说:“我看到过我身边不少朋友,为了成绩和简历,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
清华彭教授:越努力的学生,越容易得“空心病”,家长却很少在意
北大毕业,并在清华任职的教授彭凯平认为,这是我们的教育中很严重的缺失。老师和学校只忙着传授知识,对于价值观和人文思想的培养很少。家长们只盯着分数和名次,很难让人感到家庭是自己的后盾。而且,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是,那些越努力的学生,往往越容易得空心病。因为他们似乎从儿童时期开始,就天生的比较在意外界评价。
4成北大新生感叹“活着没意思”:“空心病”,正在毁掉那些优秀的孩子
你家孩子患的不是普通的抑郁症,更像“空心病”。01为什么越优秀的孩子越容易厌世?北大心理学教授、精神科医生徐凯文,曾经做过一次震撼人心的公开演讲:北大清华,似乎是很多鸡娃父母的终极目标。但大多数父母可能并不知道,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认为学习没意义;还有40.4%...
从“潘晓来信”到“北大学生空心病讨论”
中国社科院范雷副研究员则从1986年的“潘晓来信”开始,一直谈到2016年的“北大学生空心病讨论”,分析了近30年来青年价值观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当前对青年价值观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一种“防御”,这影响了对青年价值观的深入研究;在未来,青年的价值观研究应该着重考虑到教育制度下的青年个人发展目标、老龄化社会...
大学空心病: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无边无际:反观现在的社会,一方面,清华、北大越来越和农村家庭学子无缘,另一方面,清北学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导致缺乏对生存渴望的锻炼。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作出相反的推定,越是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越不会患空心病。上世纪美国六七十年代所谓“垮掉的一代”,同样具有类似特征,成长环境太优越,只能在大麻中找到意义...
双胞胎兄弟同上清华,有目标和没目标的孩子差距有多大?
他们来自云南德宏,哥哥杜一郎高考703分,弟弟杜又郎高考730分,两个人一起被清华大学锁定(www.e993.com)2024年11月13日。一门二杰,真的是羡煞无数父母。很多网友都忍不住感慨道:“这是文曲星下凡了吗?”“养出一双这样的儿子,做梦都能笑醒吧。”事实上,哪有什么横空出世的天才,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清华、博士、人大附老师……学霸的一切她都有,她却说另一种能力更...
看点小学跳级;15岁高考获北大、清华青睐;19岁获得清华、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培博士offer......梁霄老师的经历像极了“别人家的孩子”。虽然如此优秀,但梁霄却经历过一段自我怀疑的“空心病”时期。也正是在这段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她明白了“认识自我”在探索人生中的重要性。
“强国一代有我在”——走进清华课堂
与此同时,北大和清华的学子们纷纷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北大学子喊的是“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清华学子提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是他们留给当年“80年代新一辈”的宝贵记忆,更是留给今天90后一代的最大的启示。37年后——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主持的清华本科生思政课课堂上,近300名来自不...
北大教授称30%北大学生有“空心病”,大学生应该如何自救?
大学生普遍都拥有“空心病”,这已然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要知道能够考上北大的学生,他们在外人眼中是如此的优秀,这些大学生不仅是家长眼中的有出息的孩子,还是众人眼中的天骄之子。然而只有这些大学生自己明白,他们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最后考入大学,所有的一切都犹如设定好的程序一样,他们仅仅是照着做而已,要说这么...
小镇做题家的反叛 | 他们为何从清华北大退学?
复读一年,周见再次考入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这次,他学会了熟读校规,保障各科成绩,顺利毕业。根据资料整理,多位从清华北大退学的学生都败在了电子游戏上。高强度的高考训练后,很多学霸无法适应依靠自主学习的大学模式。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参加了四次高考的“四川考霸”张非。第一次,他考上了复旦,为了清华北大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