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创部首编排法,对汉字进行三方面分析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许慎著,成于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原书十四篇,叙目一篇,正文以小篆为主,收9353字,又古文、籀文等异体同文1163字,解释十三万余字。此书在流传中叠经窜乱,今本与原书颇有出入。本书首创部首编排法,为后世字书所沿用。本书对古...
《说文解字》第846课:细说“隋”字,它不只是朝代名那样简单
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隋,裂肉也。从肉,从隓(huī,duò)省。”形声字。本义是残余的祭品。(残余的祭品)关于“隋”的造字法,如果是中华书局本“从肉,从隓省”则是会意字。如果依旧版“从肉,隓省声”则是形声字。而实际上,它应是形声字,但却并非从“隓省声”...
《说文解字》第839课:清癯的“癯”本义是什么?
《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月襄],益州人言人,讳其肥,谓之??[月襄]。从肉,襄声。”形声字。本义是肥胖。(肥胖)王筠《说文句读》:“似后人据误本《方言》改之。《方言》曰:‘梁益之间,凡人言盛,及其所爱,读其肥[月成](读shèng字义:肥),谓之??[月襄]。”《说文》这句话可以简...
《说文解字》第827课:常说的“胳膊”,“胳”的本义是胳肢窝
在现代汉语中,“胳”是常用汉字,“肋”是次常用字,“胂”是通用字。1、肋。读音有三个:(一)lèi。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肋,胁骨也。从肉,力声。”形声字。本义是肋骨。注意,这个肋字,专指胁部骨头,与肉无关。肋骨是人或脊椎动物胸壁两侧成对的、扁而弯的...
496“卦、街、奎”同声旁形声字为什么读音差别这么大?
形声字同声变韵变调。那么“圭”“卦”字中以其本义相与比述间接参照参与其间辅助完善意义犹灼灸龟甲取兆纵横之文者是卜字之范式。在此表达的是相与比述画地设爻者。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所拿之一种玉器犹受命以守、以主其土之信物瑞玉者是圭字之范式。“圭”在此表达的是相与比述似见灵兆者...
从“等待”之“待”是“形声字”,说到“右文说”和“因声求义”
通常,“形声字”的“右侧”为“声旁”或曰“声符”(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右文说”解释了一个规律——“形旁”,只能将“形声字”归其“类”,如“钅”“木”“氵”“灬”“土”等等,而字的含义,却取决于“声旁”“声符”。最早发现这一规律的,是西晋杨泉。其在《物理论》中举“臤(xian)”为例说:“在金石曰堅,在草木...
《说文解字》第815课:篆书的易错字,肌肤(膚)的“膚”
2、臚。读音有两个,下面会细说:《说文解字》:“臚,皮也。从肉,盧声。膚,籀文臚。”形声字。本义是皮肤。关于这个字的读音,我们要从字形演变说起,如图:(臚的字形演变)臚的本字,最初为“盧无皿”,后才为“膚”。膚变为臚是形声字的声符繁化现象。“膚”、“臚”本是一字,后因用各有当...
地名中的汉字故事
在汉字大家族里,地名用字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据学者唐英杰2021年统计,甲骨文中能够确认的地名有706个,其中100多个地名同时又是国名、族名、人名。许慎《说文解字》中所收地名专用字有800多个。地名用字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出门多依赖电子导航,导航得依靠准确的地名用字信息,包括字形、字音,因此,...
《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中的地名说解
摘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中都有比较丰富的地名及其它地理类名词说解,内容涉及地名来源、地名的发展演变及其原因、《说文解字》和《广雅》收录地理类字词的体例等等。段、王治学态度严谨,精通古音,注重词义引申,对词语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有深入的了解,做到了形音义通解,且都具有历史发展眼光,...
《说文解字》传递的文化密码
《说文》也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同时“从全世界的范围考察,《说文》也是出现最早的、系统合于科学精神的、具有独创的民族风格的字典。”(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诚如姜亮夫先生在《古文字学》一书中所说:“汉字的一切规律,全部表现在小篆形体之中,这是自绘画文字进而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