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史研究》(远古至1911年)出版发行
《中国地震史研究》(远古至1911年)李文元、李佳金编著地震出版社原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何永年研究员指出,该书“无疑是一本有价值历史地震学术性著作”。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九辰研究员在审稿意见中指出,“该书的出版,无疑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领域,对于完善中国地震防震减灾工作十分有益”。国际地质科学史...
Chat with 青椒:把学术当作“志业”
《自然科学史研究》《科学学研究》等都是业界口碑非常好的C刊,再加上《科学与社会》《医学与哲学》《科学文化评论》等等具有业界良好口碑的非C刊,可投稿的余地比较大,如果有学术能力,大可不必担心论文发不出来的问题。
国产AI大模型“混战” 如何让“科技向善”成为现实?
“我们这一行构思和手绘的能力都不能有短板,非常考验画手。”彭彦说,AIGC的加入确实能弥补手绘出图慢的问题,即使作品成果不理想或者甲方不满意,自己重新调整的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并不是所有被AI发展所影响到的行业都能像彭彦一样“真香打脸”,在OpenAI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共同撰写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指出,80%的...
科学春秋:姚蜀平先生横跨美国大陆的学术之旅
特别是钱临照先生阅稿后来信表示:“你有志于科学史是大佳事,我国正面临自然科学史的危机。”他还特别指教文中要加上注释文献。北大教授王竹溪先生,收到我的稿子时正因慢性肝炎住在医院。他在病榻上用颤巍巍的手,写下了整整两页修改意见。自此我对科学史研究的兴趣大增,也感叹对其所知有限。由于前几年的工作,我...
足迹——我的科学史生涯 | 戴念祖先生访谈录
戴念祖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史家,长期致力于中国物理学史的研究。值戴先生75岁寿辰之际,大院er推出了这篇访谈录。在访谈录(访谈时间为2016年10月和12月)中,戴先生回顾了自己走上物理学史研究的早期经历,并重点讲述了自己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交织在一起的科研历程与人生道路。这篇访谈细致地展现了一位科学史...
戴念祖|为了忘却的怀念——回忆晚年的叶企孙
叶企孙是1954年成立的全国自然科学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www.e993.com)2024年12月18日。在他的积极倡导与建议下,于1957年成立了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该研究室成立时隶属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1978年哲学社会科学部改组成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转入中国科学院,并改名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从自然科学史研究室成立到文化革命运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