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王阳明说,“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啥意思?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用现在的话来理解就是:修身的关键,是让我们的心念端正。要做到心念端正,就要避免被过度的情绪干扰。古人用“七情”来概括人的主要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在王阳明看来,七情虽然都是人...
如何降服内心?曾国藩《治心经》5句话,百读不厌,值得珍藏
曾国藩认为,心是一切的关键,人受后天世俗的影响,难免会沾染内外的种种“毒”。比如外部事物所引发的愤怒,比如内心生发的欲望,这些贪嗔痴都是养心、治心的障碍。所以《大学》里强调正心诚意,“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
《四书》必背精华40句,修身齐家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知天命,懂得哪些事是人力所不能决定的,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不觉得不顺,七十岁...
什么样的人能长寿白玉蟾修道真言4句话点透了发人深省
道家强调清静无为,就是以静来使人内心平和,不为外物所转,不去自寻烦恼。白玉蟾有段话说得透彻:夫心之动,非心也,意也。神之驰,非神也,识也。意多欲,识多爱。去此二贼,真性圆明。不欲何贪,不爱何求。无贪无求,性如虚空,烦恼妄想,皆不为累。否则眼耳鼻舌身意只往外面探寻,气血、心血就会耗损,长...
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分工会举行亲子阅读会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杨倩玉老师带领孩子们高声诵读《大学》第七章、第八章中的内容,为小朋友们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引导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小朋友们纷纷踊跃发言,天真的话语引得家长们一阵阵欢快...
李承贵:中国哲学中的“心”之性能与精神
以有限之形,有限之气,苟不通之以道,安得无限量?孟子曰:‘尽其心,知其性(www.e993.com)2024年11月1日。’心即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苟能通之以道,又岂有限量?天下更无性外之物,若云有限量,除是性外有物始得。”[1]这段话隐含的核心问题是:“心”之妙用的无限量是存在的,但必须“通之以道...
如何降服内心曾国藩治心经5句话百读不厌值得珍藏
比如外部事物所引发的愤怒,比如内心生发的欲望,这些贪嗔痴都是养心、治心的障碍。所以《大学》里强调正心诚意,“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对外以和制之,对内以敬克之,在曾国藩看来,动静交养,才能内外皆安。
君子: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
儒家同时认为,君子不仅要有独立人格,而且必须守正,守正是君子立身的根本。守正肇始于修身而传达于天下,守正是君子道德追求的内在必然要求。君子之德在于心正,心正则德正,德正则人正,人正则行正,所以儒家强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
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有这三个特征
儒家同时认为,君子不仅要有独立人格,而且必须守正,守正是君子立身的根本。守正肇始于修身而传达于天下,守正是君子道德追求的内在必然要求。君子之德在于心正,心正则德正,德正则人正,人正则行正,所以儒家强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
周勋君:竹影集丨私享艺术
释文: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