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性空”告诉你,认真不当真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明知虚妄,还要装模作样。”这句话也是我的师父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出自《金刚经》;后面这句是师父加的。“虚妄”,是说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不真实的。但是,在缘起的当下,因缘的当下,该干嘛还得干嘛。比如,我现在给大家讲课,不说话行不行?当然不行。所以,我们再来回味这两句话。
《楞伽经》第三卷 一切佛语心品之三 白话译文
当修行者在第八地时,他们观察并觉悟到一切如幻等法皆无所有,身体和心灵发生转变,获得如幻三昧以及其他无量的三昧门,相力自在明,如同奇妙的花庄严,快速响应愿望,如同幻梦、水月、镜像,既非创造也非被创造,却如同创造与被创造一般。他们具备一切色相和种种支分,庄严无比,能够随意进入一切佛刹的大众,通达自性法。这...
《楞伽经》第一卷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 白话译文
知晓人与法皆无我,烦恼与热恼随之消散(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炎),常处于清净无相之中,却唤醒了大悲心(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一切法无有涅槃,没有涅槃与佛的分别(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没有佛进入涅槃,远离了觉者与所觉的界限(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若有或若无,这两种见解都要彻底...
本性法师《一月映万川》:念佛禅法的法理依据
最后,佛陀指明: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9阿难七次对心的回答,都执著于生灭无常的事相之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出离生死,就要明心见性,发现自己的常住真心、性净明体,而不能用妄想心。因为不知真心,以六尘缘影的妄心,即第六意识...
"般若三经"的 社会文化价值
《金刚经》的核心是强调一种理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在影视作品里,《金刚经》的法力特别大,因为妖魔鬼怪也是所有相之一,都是虚妄,所以被《金刚经》一照,就都吓跑了.表现这个理念最著名的偈语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就是说非得...
王维禅诗的圆融境界
佛教“大乘十喻”中以“如响如影”来说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的道理(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禅宗认为世间万法是因缘和合而生,形相虽然有,本性本来空,因此一切形相都如声如影般变化无常、转瞬即逝。鸟鸣声从宁静中生起,复归于宁静。正如李泽厚所说:“一切都是动的,……但它所传达出来的意味,却是永恒的静,本体的静...
《金刚经》与禅宗思想
《金刚经》本身内容由两大层面组成:一是缘起层面,一是性空层面。在缘起层面,《金刚经》开示说法、布施、度众生、持经,引人生信。第二层面以般若为武器,否定一切。在此层面又分两种境界,初悟是扫除诸相,不住六尘、不住三十二相,是否定;彻悟是度生而无生可度,说法而无法可说,得法而无法可得,是否定之否定。
俞晓红:释“变”与“变文”
《金刚经》提出“心无所住”,万法性空幻有,故应远离一切诸相。须达营给孤独园,请佛延僧,引起六师外道不服,与佛弟子舍利弗斗法,舍利弗降伏六师外道,是为此变文之“降魔”本义。舍利弗和六师外道的斗法,是以具体化形象化的故事,展演降伏摄持一切虚妄心的要旨,故其后即接云“委被事状,述在下文”。这...
无所住处生其心--观袁小楼佛、菩萨造像
画家袁小楼将自己2022年在澳门举办的个人画展命名为“无相”,并对此做了极为详细的阐释。“无相”的梵文是animitta,是与“有相”相对应的。据《大宝积经》卷5记载:“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大正藏》T11...
再别康桥:一首压抑的欢歌
与时间无关。我来这里,康桥是美的;我在这里,康桥是美的;我离开这里,康桥亦是美的,与我无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无相,则见如来。在时间的恒河里,亘古常新,刹那即永恒,每一短暂的片刻只有一次,且永恒;既不会停留,也不会重来,它一直那么美在那里。阿弥陀佛,乱说一气,拖泥带水,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