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学研究 | 向世陵:“仁术”义辨 ——以孟子和朱熹的诠释为据
朱熹与学生对此曾多有讨论,但基本意思不变:“所以以羊易之,则已形之良心不至于窒塞,而未见之羊,杀之亦无害,是乃仁术也。术,是做得巧处谓之术。”不忍杀牛的良心呈现,需要一个绽放和扩充的心境;而作为代价的,是不在场的羊的牺牲。以此为“无害”,乃是基于人自身之“理”:衅钟事大而不可中止,“礼”...
儒学研究 | 丁四新:郭店儒家竹书文献问题新论——以《尊德义...
(1)《尊德义》简21—22曰:“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这一条简文见于《论语·泰伯》所载“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2)《尊德义》简28曰:“德之流,速乎置邮而传命。”这一条简文见于《孟子·公孙丑上》引“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又见于《吕氏春秋·上德》篇...
孟员哲思 | 赵婷:“孝”还是“不孝”——以《孟子》中的匡章为例
孟子说“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孟子·离娄下》),匡章用责善之法对父进谏,用错了方式,伤害了父子感情,成为不孝之人。宋代杨时和朱熹皆认为匡章与父责善是不孝行为。杨时曰:“章子之不孝,孟子非取之也,特哀其志而不与之绝耳,而或者乃独责其反于舜,使其行合于舜,则是圣人之徒也。孟子固当进而友...
「党建阅读」陈来:朱子《仁说》与道学话语
人惟蔽于有己,而不能以推,失其所以为人之道,故学必贵于求仁也……某读程子之书,其间教门人取圣贤言仁处类聚以观,而体认之,因裒《鲁论》所载,疏程子之说于下,而推以己见,题曰《洙泗言仁》,与同志者共讲焉。嗟乎,仁虽难言,然圣人教人求仁,具有本末,譬如饮食乃能知味,故先其难而后其获,所为为仁...
儒家思想中的修身之道
通过这些例子,荀子给出了一个忠告:“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君子以及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应该待在自己该待的地方,结交值得结交的人,这样才可以离中正之道更近一些。知行合一《论语》开篇即讲“学而时习之”,“学”是获得“知”的重要途径。古代儒家看重学习动机,并根据学习动机...
陈来:朱子《仁说》与道学话语|朱熹|易传|邵雍|孟子_网易订阅
盖仁者天地之心,天地之心而存乎人,所谓仁也(www.e993.com)2024年11月5日。人惟蔽于有己,而不能以推,失其所以为人之道,故学必贵于求仁也……某读程子之书,其间教门人取圣贤言仁处类聚以观,而体认之,因裒《鲁论》所载,疏程子之说于下,而推以己见,题曰《洙泗言仁》,与同志者共讲焉。嗟乎,仁虽难言,然圣人教人求仁,具有本末,...
波考克 | “礼”、“言”、“力”:古代中国哲学的显在政治意义
虽然只有统治阶级才能践履和理解“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吏民关系还是被视为两种道德主体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一方的榜样会得到另一方的回应,而且被统治者必须自发地做出回应。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艺术--中国经济新闻网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之说,专为近世学者分知行为两事,必欲先用知之之功而后行,遂致终身不行,故不得已而为此补偏救弊之言。”所谓将“知”“行”分为“两事”,就是指那种沉迷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不付诸实践的行为。比如成圣,成圣本是一种实践工夫,而非知识学习。可有些人将圣人视为博学多才的典型,...
健康笔记【91】典籍里的“卫生之经”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可以找到许多这类生动而丰富的记载,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民食果窳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淮南子.修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食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
打卡!时政小测验|海洋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他强调:“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意思是说,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认识到,认识到不如去实行,“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他认为“行之则通明于事”,“通明于事则为圣人”,“圣人无他,在止于行其所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