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印度洋捞出明朝石碑,内容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其他原因
历时28年、耗资600万两白银、携带船只数百艘、行遍30多个国家。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同时也是中华文明和平性最生动的写照。郑和下西洋的重大意义自然毋庸置疑,但多年来,关于他为何要下西洋,却有着诸多争议。直到印度洋上斯里兰卡的一块石碑被发现,才揭开了那段尘封的历史。那么,石碑上...
「“洋”眼对钱眼」之四:万万没想到,当铺竟成地痞流氓销赃地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起至1911年10月的辛亥革命,中国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此期间,外国来华人士以“他者”的视角,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史。这些观察记录,保留了不少作者耳闻目击的场景和情感,虽难免失之偏颇,但其中不乏弥足珍贵的金融史料。全新栏目??“洋”眼对钱眼??,由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研...
清末贸易三大洋之站洋篇
英国站洋自1895年开始铸造发行直到1935年停铸,实际发行23个年份,主要是由印度的孟买和加尔各答铸币厂铸造的,有几个特殊年份是由伦敦铸造厂铸造的。铸造总数量27000万枚。关于站洋的版本,很多数据说有60多种,但是我对此未有涉猎,仅知道几个简单的大版本而已。站洋重量26.95克,尺寸为39*2.4mm,含银量在90%左右。
新加坡极简史
1819年,为了跟荷兰人在东南亚争霸,英国派东印度公司的莱佛士开埠新加坡,把新加坡设为自由港,条件是承认失势王子胡先为柔佛苏丹,并给予他5000西班牙银元的年金。(1819年新加坡条约,签署页)1820年,英国人在新加坡设立警局,后来发展成新加坡警察部队。1821年,设立SGH新加坡中央医院。第一所公立学校1823年,英国人设立...
西班牙、墨西哥的银币,为何会成为我国明清时期的流通货币
中英鸦片战争后,中国战败向英国的赔款就是2200万西班牙银元。墨西哥独立后,西班牙“本洋”变成新的“鹰洋”,其实钱还是原来那地儿出产的钱,不过“换了个马甲”而已。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获取中国的金融特权,在中国也发行推广他们的银币,比如英国的“站洋”、日本的“龙洋”,地方实力派也自铸硬币谋取利益,但是这些银元在...
一周观展|看时代的“脆弱之美”与被遗忘的她们
洋瓷与华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地点:世博会博物馆展期:2024年4月30日—7月21日展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以康雍乾为代表的清代广东产铜胎画珐琅,以“交往、交融、交流”作为展览主题,突出强调广珐琅融汇中西的特殊属性,展现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历史(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
“秦汉文明”初见之美,“林吴大展”今日落幕
洋瓷与华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地点:世博会博物馆展期:2024年4月30日—7月21日展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以康雍乾为代表的清代广东产铜胎画珐琅,以“交往、交融、交流”作为展览主题,突出强调广珐琅融汇中西的特殊属性,展现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历史。
一周观展|“秦汉文明”初见之美,“林吴大展”今日落幕
洋瓷与华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地点:世博会博物馆展期:2024年4月30日—7月21日展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以康雍乾为代表的清代广东产铜胎画珐琅,以“交往、交融、交流”作为展览主题,突出强调广珐琅融汇中西的特殊属性,展现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历史。
一周观展|看时代的“脆弱之美”与被遗忘的她们_腾讯新闻
洋瓷与华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地点:世博会博物馆展期:2024年4月30日—7月21日展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以康雍乾为代表的清代广东产铜胎画珐琅,以“交往、交融、交流”作为展览主题,突出强调广珐琅融汇中西的特殊属性,展现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历史。
臻品传世:1911年版英属站洋币
今天给各位读者带来一枚存世及其稀少的1911外币站洋币,这枚钱币来自于一位新疆阿勒泰的姓萨马的先生,据持宝人萨马先生讲解,这枚钱币是自己的父辈传到自己手上,自己多年一直私自保存着,舍不得拿出来,这次希望通过平台给各位鉴赏。清朝末期,外国银币大量涌入中国,其中以鹰洋最为突出。英国为自身利益在香港造币厂铸造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