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通讯 | 范公府学先天下 园林宝塔世无双——江苏苏州历史文化...
如果说两晋变乱,中原士族南迁的“流风”是苏州民风由武至文的一个转折点,那宋朝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临界点,宋朝重文抑武,大力倡导科举,消弭了民间的习武之风,具体到个人来说,对苏州崇文风气影响最大的人,当数范仲淹。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知苏州,次年他便上书请立郡学,并将自己在南园买的一块地...
...范公府学先天下 园林宝塔世无双——江苏苏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如果说两晋变乱,中原士族南迁的“流风”是苏州民风由武至文的一个转折点,那宋朝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临界点,宋朝重文抑武,大力倡导科举,消弭了民间的习武之风,具体到个人来说,对苏州崇文风气影响最大的人,当数范仲淹。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知苏州,次年他便上书请立郡学,并将自己在南园买的一块地...
苏州,“人家尽枕河”的诗意与浪漫
同治《苏州府志》中有关于吴门桥的记载:“吴门桥,在如京桥东,有石刻三大字,旧名新桥,下有三洞,最长,又称三条桥。”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二级调研员陈其弟说,吴门桥是江苏现存最高的单孔古石拱桥,是古代陆路出入盘门的必经通道。为了方便帆船进出城,特地抬高了水面到桥顶的距离。一首《枫桥夜泊》让枫桥声名远...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区
苏州在宋朝时原名“平江府”,元朝时改为“平江路”。苏州的老一辈人眼里,是先有的平江路才后有的苏州城,平江路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底蕴可见一斑。平江路滂河而行,只有1606米,却被称为苏州的经典水巷。早在1229年,苏州知府李寿朋就命人绘制了平江府比例尺图,并刻在一块石碑上,成为现存的最早的平江府参考地图。
江南风物|春种春食与春景,苏州春色不可负
春时不可误,春食不可缺,春景不可少,吴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春日活动,在顺应天时、享受生活的同时,仿佛在告诉我们,时光易逝,莫要辜负苏州好春光!参考文献:1.清光绪九年《苏州府志》刻本,江苏书局,1883年。2.(清)顾禄撰;王湜华,王文修注释:《清嘉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
怎么过龙年?苏州人在馒头上盘了一条龙
还有很可能一下子出现五条龙的“五龙堂”,讲的宋淳熙十年,知府耿秉祈雨时看见小龙现身,第二天果然大雨的灵异故事,后来,这里的庙宇被敕封了五条龙的神位,此后,在此祈雨,必得响应(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这一条见于卢熊《苏州府志》。科技昌明的今天,我们有无数方法可以明辨龙雾之气,分辨出相信和迷信,但我们仍然愿意保有这些文献,...
鲁西奇:宋代对海潮的认识与利用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二十六日凌晨(丑时),日本求法僧成寻所乘的船只到达苏州大七山(即大碛山,今舟山大戢山岛),“天翳,不知东西,不出船。巳时,天晴。依无顺风,以橹进船。申时,着明州别岛徐翁山”。阳历四月中旬大戢山的昼潮满潮时刻大约在辰时(8时),巳时正是落潮时分,故即使无顺风,也摇橹起航。“徐翁...
古籍里的运河|苏州市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从古籍来看,唐宋时期,苏州很多水道的贯通都和运河有关,其中被记载较多的是元和塘与至和塘。《苏州府志》记载,唐元和初年,苏州刺史李素请开元和塘,自此“舟楫鳞集,农商景从”。范成大《吴郡志》记载,至和塘始修于北宋,“从古为湖瀼,多风涛……至和二年,始修治成塘。”这两条水道疏浚贯通后,通航能力大大...
《王鏊集》中的医学人物|医家|世医|名医_网易订阅
沈氏家族原在河南开封,随宋朝南渡后移居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以医名满吴下。王鏊曾为明代中奉大夫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沈杰作碑文,根据《震泽先生集·明故中奉大夫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沈公碑文》载述,沈氏家族至少连续有五代世袭医业,其传承谱系为:沈瑛(元医学提领)→沈彦才(元平江路医学录)→...
何处是江南?_腾讯新闻
宋代以后,江左一词已不用,悉以江南为称。两宋时期,镇江以东的江苏南部及浙江全境被划为两浙路,这是江南地区的核心,也是狭义的江南地区的范围。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五府再加上镇江府和杭州府,也可称作江南的地域范围。自唐代以后,位于江北的扬州始终被当成江南来看待。在文化心理方面,吴语区和江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