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余杭|治水营城五千年 一城风华半归水
一场史前洪水送走了良渚文明,之后就迎来了治理水患的大禹。传说中,为纪念这位天下共主的来访,当地人把他弃船上岸的地方命名为“禹航”(余杭)。这就成了杭州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名字,也是现在余杭区得名所在。公元前222年,秦推行郡县制,设余杭县和钱唐县。此后2000多年,余杭县城几乎未变城址。余杭县在东苕...
良渚古城遗址:五千年前城市规划的科学前瞻
在给记者还原了5000年前的场景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项目考古领队王宁远说:“草裹泥本身体量小,又软,可塑性好,与外面草茎贴合紧密,所以堆垒后,贴合紧密,完全不会漏水。”经过勘探,考古队员发现,大坝上的草裹泥,全都放在接近引水面、靠近洪水受力比较大的位置,抗洪的作用,显而...
浙江文化里的科学④ | 良渚古城遗址:五千年前城市规划的科学前瞻
在给记者还原了5000年前的场景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项目考古领队王宁远说:“草裹泥本身体量小,又软,可塑性好,与外面草茎贴合紧密,所以堆垒后,贴合紧密,完全不会漏水。”经过勘探,考古队员发现,大坝上的草裹泥,全都放在接近引水面、靠近洪水受力比较大的位置,抗洪的作用,显而...
四五千年前早期中国就有了“朋友圈”
韩建业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四五千年前,经过长期的交流互动,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文化统一体。而后来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整合,也都发生在中原地区强盛的时期。“动手动脚”发现“满天星斗”“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这两句话影响深远。中国历史悠久,国人历来为此自豪,但...
在良渚探索5000年前的中华文明
在5000年前要在这么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兴建城市,完全超出我们的认知。最关键的是,这个国家的资源调动能力相当惊人。我们曾经估算过,修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和整个古城墙需要1000万立方米出头的土石方。在5000年前,如果按开挖、运输、填筑1立方米土石方需要3个人工/天计算,修筑城墙和所有的水坝大约需要3000万个人工。
文博日历丨古人把“飞鸟绕日”画在了彩陶上
古人五千年前就用上刀叉了宗日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也许是因为马家窑陶器、宗日式陶器在宗日遗址共存的原因“宗日”的意思就更好理解了系藏语地名,“人群聚居的地方”说到宗日遗址出土的“宝藏”宗日先民不仅是史前彩陶制作的艺术家在“吃”这方面也相当有研究△上为骨勺、中...
云梦周刊丨七星墩,五千年前的绝响
我常想,水也是有灵性的生命体,只有好好地驾驭它利用它才会造福人类。回望七星墩,发掘点裸露,一块块土地原色连接着远古,而周围的稻田一派葱绿,把一切都受藏其间,同时凸显着沧桑和生机……哦,七星墩,你既是水乡,远古的江南水乡,也是水城,五千年前的绝响。(蔡勋建)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采访中心...
山东暴雨冲出3枚“炮弹”,上刻奇怪图案,考古专家发现这竟是中国...
1957年的夏天,山东省莒县连降暴雨引发洪水,陵阳河边冲出来一些陶器、石器。1960年夏,莒县再一次遭受暴雨,山洪爆发,这次竟然从陵阳河边冲出三个“大炮弹”!怪异的是,三个“炮弹”上面还刻画着奇怪的图案。考古专家看到后直呼这是文物,随后他们破译了文物上刻画的图案,惊讶地发现这是比甲骨文还要早的象形文字,让中...
无人机“神助攻”,三位考古学者的“寻坝”之旅 | 独家
人与水共存——用好了是“水利”,用不好是“水灾”。试想,在五千年前,与“世纪大工程”比邻而居、朝夕相处的屈家岭人,有多少骄傲,就有多少恐惧!两座水坝工程,也是文明之初,开路者们闯出新天地的勇敢和生命力的尽情释放。“屈家岭—熊家岭水坝”发掘区北壁剖面模型图源:陶洋...
夏商周之前的中国什么样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明确古国时代三阶段
古国时代第二阶段,大约为距今5200—43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开始衰落,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明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社会分化进一步凸显,社会资源的调动能力加强。古国时代的第三阶段,大约为距今4300—3800年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发展陷入停滞,中原和北方地区后来居上,开始新一轮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