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译著联合书单|特殊待遇:来自亚洲一流医院的医学生
《特殊待遇:来自亚洲一流医院的医学生》[英]安娜·鲁多克著,于茗骞译,薄荷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全印度医学科学研究所(AIIMS)是印度的顶级医学院兼三级综合医院,医学专业录取率不到0.1%,也是南亚地区质量最高的医学院。本书是第一本对其进行田野考察的民族志。作者在现代印度的背景下,展现该医学机构如何塑造...
医学生患上必死「绝症」后,拿自己当「小白鼠」,连发多篇顶刊寻求...
戴维与他的著作图源:TheHoya2019年,戴维将自己的经历撰写成书,书名为《ChasingMyCure》,被译为《与疾病赛跑》。尽管文笔比不上文学大家,但其细腻的文字中流露出来的情感,鼓舞了一位又一位与病魔斗争的患者,并激励了一批想在罕见病领域耕耘的学者。《ChasingMyCure》也成了2019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院士教你选专业 | 医学生太苦?不!是太酷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30余年来始终站在我国妇产生殖领域最前沿迎接了无数新生命为生命点燃希望之光01把学习的艰辛化作人生的“加油站”学习医学需要翻阅厚重的书籍反复更新记忆承受长时间的学习压力这让很多人看来医学生们很苦可正是这份“苦”成就了医学上的“酷”“...
深扒历史:国内从什么时候开始宣传狂犬病必死无疑?中医对此不满,又...
如果你爱看书,比如上面说的《实用内科学》《实用传染病学》也看,这些书是大部头,除了介绍内科学,还会介绍传染病学的东西,包括狂犬病,从1952年到2024年,一共出了16个版本的,如果你是1980年入大学,那么那时候新版的《实用内科学》是第7版了,这版书已经明确告诉我们,狂犬病必死无疑了。所以,不管是《传染病学...
为何学医①丨准“00后”医学生:患者对医生的信任,超过我的认知
赵灵逸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医学生生涯长达10年,5年本科,再加5年硕博连读。刚进入大学本科学习期间,她就感受到了学医之艰辛,仿佛有看不完的书,只要空下来一定是在学习,不是看医学书,就是看别的专业相关书籍,白天排满了课程,而晚上则是复习时间,“由于内容太多、有些内容没法一下子理解,并且系统与学科...
仁济妇产科狄文教授:学会开名为“关爱”的处方,是医学生最重要的...
狄文团队还在极其有限的理论教学课时中,专门设置了2节课的《妇产科学中的人文素养及医患沟通技巧》理论课,将医学大师、社会热点、医疗纠纷、医疗法规、投诉焦点、沟通技巧等内容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向医学生呈现(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此外,还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医学科普,包括指导撰写科普作品、参与漫画制作、设计科普宣传方案、参加社区及校园科普...
每年大量医学生毕业,为何“医生荒”还存在,问问转行的人就明白
很多学生学医仅一年就开始转专业了。曾经就读于某医学院校的巧玲表示,曾认为进入大学会像其他人所说的一样,比较休闲自在,可医学专业是个例外。一方面,学习的内容涵盖面太广,除了要学习基本专业知识,如医学原理、药理学、病理学等,还需要阅读大量书籍,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医生也比其他职业需要更多实践...
医学生综合征: 上网查病,癌症起步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说法:上网查病,癌症起步。小哥的表演虽然夸张,但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类似的现象,而它被称为:医学生综合征。怎么似乎谁都生病了?学习医学的医学生在课堂或书本上学习某一种疾病时,时不时地认为自己或自己的亲友得了这种疾病,这种现象就叫做医学生综合征。产生了这种综合征的医学生,会把刚学到有关...
“他是医学生最想成为的人”,众人描述被伤医生陶勇,看完心痛到...
“他是所有医学生最想成为的人”事件发生后,陶勇师妹发了一条朋友圈,称他“年轻有为,温文尔雅”“前途无量”。医生圈素有“金眼科银外科”的调侃,有网友称,他属于站在塔尖上的的那一批医生,是所有医学生最想成为的人。根据北京朝阳医院官网,眼科主任医师陶勇教授,系眼科学博士,曾留学德国,毕业于北京大学医...
医学生,你为什么选择学医之二
我们家是医学世家,到我这里就是第四代了。也许是家里到处都是医学书籍和各种药物的原因,从小就被这些东西所吸引,刚开始只是对各种各样的药物和书籍充满好奇。随后我在家里安排下读了卫校,但是我并不是太喜欢这个专业,毕业实习在医院里碰到了很多医患之间的事情,让我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