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考研科目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的初试考试科目是: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11民族学概论825西南民族史同……1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考研科目2023年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统考计划招生人数为3人。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
云南一批少数民族文字古籍首次“登上云端”
其中,滇南彝族创世史诗《查姆》是彝文古籍中最具代表性的古籍文献之一;《董永与七仙女》是汉族“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彝文传本,其间融入了许多彝族民风民俗和叙事元素,是研究多民族文化交往交融的宝贵资源。云南省图书馆参与发布的10部623册本土珍稀古籍,均为馆藏善本中出自云南籍作者之手的丛书珍本。其中,《学山楼...
云南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将在昆明举行
9月9日晚8时在海埂会堂举行首场演出,推出省歌舞剧院新创作的参演剧目《礼赞高原》,届时,将邀请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出席观看。9月11日、9月19日(中秋节)停演。本届会演以赠票形式邀请观众观看。来自16个州市、云南民族大学、省歌舞剧院的18个代表团参加本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个代表...
《中国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影像志》第二季璀璨启航!
《中国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影像志》第二季,以更加细腻的视角、更加丰富的故事,为您呈现一个真实、多元、充满活力的云南。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民族文化的探索之旅,感受那份来自彩云之南的温暖与力量!纪录片《中国云南十五个特有少数民族影像志》第二季京商传媒策划发行。
云新闻画报·云南故事丨给中秋加点云南味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在唐代初期就成为固定节日,盛行于宋代,至明清时已是与春节齐名的主要节日。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今天“云新闻画报·云南故事”,为您讲述云南人过中秋的故事。云南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在《云南陆军讲武堂走出的少数民族将领...
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围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在《云南陆军讲武堂走出的少数民族将领》科研项目中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科研项目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被称为“革命熔炉、将帅摇篮”,在这所民国著名军校中走出了一大批军事将领,而作为一座位于边疆和少数民...
云南:美美与共的“最炫民族风”
开远腊玛古猿(距今1400万~700万年)、禄丰腊玛古猿和蝴蝶古猿(距今800万年)、保山古猿(距今800万~400万年)、昭通古猿(距今620万~610万年),在云南的大地上书写着古猿进化的历史,并最终见证人猿揖别,展示了云南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丽江人(距今10万~5万年)、西畴人(距今5万年)、昆明人(距今3万年)、...
《云南陆军讲武堂走出的少数民族将领》科研项目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云南网讯(记者侯婷婷)日前,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在《云南陆军讲武堂走出的少数民族将领》科研项目中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据介绍,该课题首次、开创性地收集整理到了74位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的少数民族将官资料,他们分别属于白族、彝族、回族、纳西族等11个少数民族,其中白族将官共...
云南少数民族故事绘本:传承多元文化的火种
《云南十五个特有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绘本》的出版,正是对这一时代课题的积极回应。它不仅是对云南地区丰富多元文化的记录,更是对民族民间传统故事这一人类共同财富的传承与弘扬。这套绘本旨在培养小读者的道德观念、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出版意义深远。希腊神话虽已定格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在云南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
七彩文韵丨祝贺!云南3部作品获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北雁,原名王灿鑫。1982年生于云南洱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洱海笔记》等长篇作品4部,有小说、散文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曾获第九届云南文学奖小说奖等,作品曾入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滇版精品出版工程等项目。《洱海笔记》是一部契合当下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文学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