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方法”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20世纪80年代的...
应该说,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译介到中国的社会科学著作中版本最多的一种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不同版本竞相出版表明,似乎不出版这本广受欢迎的社会学名著就不能显示自己的品位、层次和地位。有些出版社,更是不顾重复之嫌,比如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前后5年内就出版了...
复旦新书丨张均新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出版
作者简介:张均,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出版《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研究(1949—1976)》(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等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
黑白之间显韵致
张守义在设计《堂吉诃德》封面时,尝试用简笔水墨表现人物形象,配上长矛和盾牌,还有踌躇的瘦马,一气呵成,曲尽其妙。这件作品在全国书籍装帧展览中获奖,也成为张守义笔下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之一。张守义爱书,他对作家和作品的了解甚至超过了责任编辑,也由此更能掌握书中精髓。《巴尔扎克全集》的书衣设计是张守义的得...
80年代的地摊文学,封印着让人顶不住的粉红秘密
有的采用《知音》体的隐约朦胧风格,不直接点明重点,却让人能够心领神会;有的则更加直白大胆,用词毫不避讳,配图更是极尽诱惑之能事。比如“舞女”“女囚”“小姐”等神秘职业常常成为标题中的借代人称,搭配上性感的模特图片,让读者浮想联翩。此外,家长里短的题材也是法制纪实文学的常客。隐晦的封面插画...
八十年代这些经典课文的作者竟然是他们,有作家也有普通的老师
《荷花》、《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没想到吧,八十年代的经典课文有些竟然是他们所写,有的还是一线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笔,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
专访丨新作《现代小说佳作100部》出版,邱华栋:它们是文学之河边...
“其中唯独印度作家维克拉姆·赛思的《如意郎君》不是全译本(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这部小说英文版厚达1400多页,由刘凯芳先生翻译的一部分发表在《世界文学》杂志2001年第1期上,全译本我尚未见到。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它有资格排进这个书目里。”此外,在每一卷前,邱华栋都亲自作了详细的导读,他介绍作家、作品,援引精彩的点评,这些内容...
北大中文系必读书目,您有看过哪些?
下面的著作只研究某一时期的语音情况:上古: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最好将李、王、何三家对比阅读)何九盈、陈复华,《古韵通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何九盈,《上古音》,商务印书馆龚煌诚,《汉藏语研究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唐作藩,《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工具书)...
邱华栋 它们是文学之河边醒目的航标
邱华栋阅读世界文学起步很早。十二三岁,他在邻居家看到一本被撕去了封面的小说,书里的内容深深印刻在他的记忆里,可他一直都不知道这书叫什么。“后来,我在武大图书馆与之重逢,原来,它是美国犹太作家马拉默德的小说《伙计》。从那时到现在,40多年的时间里,我阅读了大量世界文学经典,及时跟踪当代世界文学作品,也搜集...
[孔秀]映后王超与作家韩东曹冠等谈电影影响文学时代
如果我们回头看此前的文化运动,我觉得“中国独立电影浪潮”是八十年代文化启蒙运动的一个延伸,八十年代的文化启蒙运动与文学密切相关,文学是它吸取养分的根源。说到八十年代的文学作品,我们大概都会想到朦胧诗。今天下午我刚看了《孔秀》这部电影,其中有一幕是在朗诵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学院派”批评家问卷(第2期):需要有跳到文学之外的能力和勇气
黄子平老师所说的“批评总是同时代人的批评”,一直让我心有戚戚。它携带着八十年代文学创作批评“黄金时代”的实战经验与理想余绪,也鼓励我在80后、90后作家身上,找寻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历史经验、集体问题与美学范式。我写得很慢,但一直把自己放在这个核心问题意识的延长线上。杨毅:肯定是有影响的。中文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