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科学与世界史(4章)两河文明的楔形文字与泥板书
由于古巴比伦楔形文是阿卡德楔形文的一种方言,而古巴比伦人编写过一本书《苏美尔语-阿卡德语双语词表和语法》,接下来的时间,西方学者又顺势连带破译了苏美尔楔形文字及其衍生的其他各国楔形文字。至此楔形文字的秘密终于大白于天下。这个时候已经是1900年了。苏美尔人的故事,也正是从此刻走进人类文明史书中。迄...
从敦煌文化中探索中拉文明互鉴之路
“莫高窟是连接现在与过去、东方与西方的桥梁”从敦煌市区出发,途经无垠戈壁和连天公路,在漫漫黄沙之中,被称为“一生中必须去一次”的莫高窟逐渐显现身影。莫高窟在1700多米长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至今保存着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之间开凿的700多个洞窟。在莫高窟,拉美青年触摸到了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进入323窟,阿根廷...
一文看懂西方2000年
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中,唐僧说自己要去西天拜佛求经,印度就是在中国的西方,但我们今天并不认为印度是西方文明的典型代表。如果从地理上看,我们会发现西方国家并不总在西半球。事实上,欧洲国家绝大多数在东半球。地理分界的意义不是太大,更大的应该是文化分界,就像俄罗斯的绝大多数领土在亚洲,但它自认自己是...
汪品先:从东西文明差异回答“李约瑟之问”
明朝徐光启是引进外国科学书籍的杰出人物,他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并编著《农政全书》,但该书在其生前未能出版,后来在日本受到重视。与中世纪欧洲相比,中国同时期的杰出人物在科学思维上有明显差别。如王阳明与哥白尼、康德与纪晓岚、达·芬奇与唐寅,他们在科学探索、哲学思考和艺术创作上各有千秋,但科学功底和思...
书单| 一砖一瓦皆文明:14本古建筑研究书籍推荐
《陈从周说古建筑》是陈从周先生考察、研究、评价中国古建筑的文集,分为四部分:“探幽”为作者对多个代表性古建筑如苏州旧住宅、扬州的园林和住宅、岱庙、恭王府等的详细考察;“概说”为对中国古建筑的工艺、技法、特征、古建筑的研究与保护等进行多方面的介绍与评述;“随笔”为作者在走访考察和研究古建筑过程中写下...
庞虎 金烑烗: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文明意蕴
从词源层面来看,“中”的本义是指书籍、文字,“中国”之义是指有文字的国家(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文字与书籍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华夏先民取“中国”为名,正是意在向周边族群展现自身的文明优势,从而实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内涵,是理解和把握中国历史、现实、未来的锁钥。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
从文明对话视角解析阳明学的当代价值——访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
东西方文明交流存在哪些破局难题?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王阳明哲学德文专著《“有学问的无知”或“良知”——库萨的尼古拉与王阳明哲学比较》的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大卫·巴拓识(DavidBartosch)。中国传统哲学蕴含可持续发展思想《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文明...
书籍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巴黎图书节原名巴黎图书沙龙,创立于1981年,2022年更名。今年是活动更名后中国出版代表团首次亮相,代表团组织了一系列精彩活动,包括图书推介、作家及译者对话会等。“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我们希望以书为媒,增进两国之间的文明对话与交流。”中国出版代表团团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李春生对记者表示。
所有“西方伪史论”,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十万的低级黑
最后,他们居然把这门学问搞成了体系。甚至后来还出了书,代表作有何新《希腊伪史考》,董并生、诸玄识等人《虚构的古希腊文明》《虚构的西方文明史——古今西方“复制中国”考论》等等。当然这些书,在正统历史学界看来,都属于《故事会》《惊奇故事》这类的地摊货,正眼瞧他们一下都算你输。可是架不住这些体系已经...
青史斑斑 | 雕刻文明
以《十三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和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书籍史、印刷史上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它们被尊为正经、正史。刊刻正经、正史是一项耗资巨大的文化工程,也是一项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文化工程。在乾隆十二年时,武英殿已刊刻出了一套全新的正经、正史,当时清朝国力强盛,所有雕版重新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