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的话语变迁与叙事创新
《第四野战军南下记》(1950年)、《解放西藏大军行》(1950年)、《光明照耀着西藏》(1952年)等为代表的纪录片记录了开国大典以及解放军在西北、西南、西藏等地的战斗经历,歌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事迹,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武装斗争胜利、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必然性。
秦岭丨《何以中国》:考古学+纪录片是这样炼成的
因此《何以中国》的完成,可以算是被纪录片推着走的考古同导演团队共同进行的一次学术实践。纪录片和考古学科有很多异曲同工的旨趣和形态,比如两者都以"真实"为本质,以特定形式的"记录"或者"纪录"为途径。因此,考古纪录片不应该只是搬到屏幕上的"精品文物展""大遗址导览"和"专家讲座集锦",它可以成为考古学复原古...
纪录片《中国》(第三季):如何用影像追溯遥远文明之源
纪录片《中国》(第三季)不仅在国内“出圈”,也扬帆“出海”:得益于芒果TV国际版的海外传播,《中国》(第三季)以17种语言传播至195个国家与地区;11月22日中国传统节气小雪当天,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发言人汪文斌在海外社交平台Facebook上分享了中国二十四节气手绘原画混剪视频,向海外介绍中国文化;而在2000...
纪录片《中国》是如何出圈的?
周艳带领撰稿团队力求为每一集的主题找到最恰当的文字表达,“纪录片解说词的文本系统包含信息、叙事、抒情、表达四个元素,我们的工作需要处理这四个元素的平衡。我们希望解说词是准确的、优美的;有力量的、有情绪的;能传播的,能到达的。纪录片《中国》的初心,就是希望和大家一起进行一趟影像化的历史之旅,认识自己...
《何以中国》纪录片推荐:文明的历程,是普通人的悲欢
《何以中国》解说词后世眼里的秦汉,多是轰轰烈烈大历史中的大人物,大事件。纪录片第一集,是以秦简为线索,讲述了普通人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普通人的故事中,得以窥见当时真实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比如,从秦简家书中得知,当时秦军士兵没有军饷,很多东西要自己花钱置办。
总台首部AI译制系列微纪录片《来龙去脉》央视频首播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人工智能全流程赋能译制的英文版中国龙主题系列微纪录片《来龙去脉》,3月12日起在央视频首播(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来龙去脉》系列微纪录片中文版由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制作,已于春节期间在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播出。该片英文版共7集,每集约5分钟,以幽默诙谐的解说、妙趣横生的画面,回望中华民族悠久历史...
“后真相”时代国际主流纪录片的“故事化”转向
一、当代叙事纪录片的界定与美学特征谈及纪录片叙事,纪录片学者布莱恩·温斯顿(BrianWinston)认为纪录片必然存在叙事;纪录片的叙事不仅不与其对真实的主张冲突,并且是决定纪录片创造性的关键。此处,温斯顿指的是广义上的叙事——“一种文本内部的、文本与消费者之间的组织方式”。依照这一观点,不同形态的纪录片都包...
总台推出首部AI译制英文版系列微纪录片《来龙去脉》
总台推出首部AI译制英文版系列微纪录片《来龙去脉》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人工智能全流程赋能译制的英文版中国龙主题系列微纪录片《来龙去脉》,3月12日起在央视频首播。今年是中国农历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来龙去脉》系列微纪录片...
纪录片《中国》创作座谈会召开 以“破维”“破壁”打造“出圈...
本次《中国》创作座谈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纪录片《中国》是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尝试,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重要探索,证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与实践伟力。《中国》的故事暂告一段落,但中国的传奇仍在继续,在现在,在未来,由每一个中国人书写。
品味《乡间》 - 独家播报 - 陕西网
纪录片以真实为径,行走在历史空间。《乡间》恪守不渝纪录片的真实原则,全片以科技贯穿猕猴桃种植,饱蘸浓浓的奋斗情感,为新征程上的新农村撰写了乡村成长的日志。广电新视点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纪录中国秘书长张延利:《乡间》纪录片团队是一支扎根乡土和田间地头,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纪录片队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