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老舍“最好的一本书”
1944年,老舍在重庆开始创作《四世同堂》,到今年刚好是80周年。作为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被老舍先生自认为“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文学界将其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四世同堂》曾两度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2010年10月30日话剧《四...
文化周刊丨话剧《四世同堂》在琼上演 品读老舍“最好的一本书”
1944年,老舍在重庆开始创作《四世同堂》,到今年刚好是80周年。作为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被老舍先生自认为“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文学界将其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四世同堂》曾两度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2010年10月30日话剧《四...
...本周开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经典话剧《四世同堂》再现老舍...
本周五、周六话剧《四世同堂》暌违十年重回杭城(*点击海报,即可购票)名导精品谈到《四世同堂》的改编时,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导演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导演田沁鑫与陶虹、秦海璐、朱媛媛合影“将85万字的原著压缩成两三万字的话剧剧本,一开始对我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剧组所有主创和诸多演员的...
老舍剧场微影评 | 电影《永安镇故事集》:相对的真实与相对真实的...
在老舍剧场观看《永安镇故事集》时,现场观众时有笑声,展现出对影片讲述的戏中戏偶有的会意与共鸣,终场伴随音乐的徘徊,则是对戏中戏丰富隐喻有种泛起涟漪后的深思和回味。这种生活的涟漪,首先来自影片的剧情本身。该电影讲述了一个电影剧组入驻小镇拍电影时引发的几个故事。影片分为三个章节——《独自等待》《看...
老舍的影像之路:文学的精髓 时代的新意
《龙须沟》的故事是老舍亲自“跑”出来的,1949年老舍回国后,周恩来总理鼓励他多为人民写作,多写写北京的巨大变化。于是,老舍“抓住臭沟不放”,实地采访搜集素材,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龙须沟》的话剧剧本,通过新旧时代龙须沟翻天覆地的变化,歌颂人民政府修沟之举。老舍也因此在当年获得了北京市政府首度授予...
大人物老舍的小幽默|人物
《老舍幽默诗文集》不是本小说,什么也不是(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赶集》是本短篇小说,并不去赶集。《猫城记》是本小说,没有真事。《离婚》是本小说,不提倡离婚。《小坡的生活》是本童话,又不太像童话。《二马》又是本小说,而且没有马。《赵子曰》也是本小说。《老张的哲学》是本小说,不是哲学。”...
《老舍五则》2024版全新登台
此次《老舍五则》2024版排演,由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名演员王劲松担任主演。因《没事偷着乐》《孙武》《赵氏孤儿》《第三军团》等影视作品被大家熟知的王劲松,对话剧舞台一直情有独钟,他曾主演过北京人艺话剧《燃烧的梵高》,参演过国家大剧院话剧《王府井》,还带着学生们排演了多部原创话剧。此次《老舍五则》2024...
老舍与北京人艺——纪念老舍诞辰125周年
老舍为演员朗读《茶馆》剧本1980年《茶馆》赴德国、法国、瑞士三国进行访问演出,全程50天,访问15个城市,演出25场,这是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被西方媒体成为:“东方舞台的奇迹”。《茶馆》演出团在曼海姆民族剧院前合影2005年9月28日,全新演员阵容的《茶馆》在首都剧场公演。
老舍与北京人艺的双向奔赴
1957年7月24日,巴金、靳以主编的《收获》杂志创刊号出版,《茶馆》作为杂志的首个剧本发表在上面。这是《茶馆》最初的文学剧本,和北京人艺最终搬上舞台的演出本不太一样。舒乙曾说,他们家里找到的《茶馆》手稿有三部之多。《茶馆》写出来后,按照老舍的习惯,又去人艺给艺委会成员朗诵了剧本。这部《茶馆》是三...
北京人艺纪念老舍诞辰125周年,再演《正红旗下》
老舍为演员朗读《茶馆》剧本。图片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微信公众号三个月后,老舍完成了剧本《茶馆》,并于1957年7月24日发表于《收获》创刊号。北京人艺艺委会随即对《茶馆》初稿进行讨论,觉得后两幕仍需进一步加工,老舍谦虚地接受建议,不断丰富修改。当年12月,老舍再次来到北京人艺,向全体演员朗读剧本,并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