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丨《道通为一:宋徽宗<老子>注与道家哲学》
宋徽宗之内圣是以道家为根本基础,而其外王实践则又有明显的儒家烙印,虽然他尽力从《庄子》所谓“圣人出,应帝王”的相关理念予以调和。但是,正如他在《老子》注中调适儒、道之观念一样,这种调适有其牵强之处,也未能真正解决这些不同文化体系的根本矛盾。另外,宋徽宗在《老子》注中所论及之思想,也可能并未真正...
太极拳功法的七个阶段,不可不知
这时真美,充满了四肢,都全身畅通了,那么,‘内圣外王’,内在有了这样高的修养,如果有机会发到外面,发于事业,就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美丽极了。”这段话所说的内涵,可以通过太极拳的修炼来实现。如何实现,关键就是要做到内外相合。内外相合是指自身与大自然相互融合、彼此贯通。内外并非指身体之内部与肌肤之表层在...
张培高:论《周易》《中庸》在张载理论体系建构中的不同作用
会有以下严重之后果:“语天道性命者,不罔于恍惚梦幻,则定以‘有生于无’,为穷高极微之论。入德之途,不知择术而求,多见其蔽于诐而陷于淫矣。”(《正蒙·太和》)因此若要避免落入远离日常而陷于“空无”之境或不知内圣外王之方的困境,那么哲学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须是“先识造化...
美国称霸世界的基础是什么?为何反复重提再工业化和亚太再平衡?
可以说,这一里一表,内圣外王,真可能让“美国再次伟大”,相反正处在产业升级关键期的新兴国家,经济则会面临很大压力,特别是随着人口红利吃紧,工人薪资水平相比东南亚、南亚等地已经很难具备优势的情况下,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外迁,在“腾笼换鸟”的同时,除了“腾笼”,更重要是实现“换鸟”,否则便会陷...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值得收藏!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现在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推崇学习。在当今的社会上,压力在不断的增加,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但是滋养我们心灵的场所特别少,...
历代变法革新中政治家精神与行政理性的交汇
士人精神的核心是“内圣外王”,即在个人的道德修为上“崇圣”,在社会行为上追寻“王道”理想(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在我们看来,政治家精神既是对士人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企业家精神的借鉴与学习。正如企业家才能、企业家素质关乎企业生死存亡一样,政治家、政治家精神的扬抑亦关乎治理变革的成败。
人文学科的知识属性与未来展望
“曰安人安百姓者,则又明示修己为始阶,本身不为目的,其归宿、其最大之效用,为众人与社会之福利。此则较之希腊之人生哲学,又若更进一步,不仅以一己理智方面之修明为已足也。”因此,如果说西方人文学科吹响了人性解放和理性启蒙的号角,那么中国传统人文学术则具有“内圣外王”的精神追求,始终肩负着“为天地立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第一,以内圣外王实现生命价值。内圣即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以此为基础才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外王即匡世济民,建功立业。通过“立德”“立功”“立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道德修养、建功立业、著书立说之中,把个体小我融入社会大我,把有限生命融入无限价值。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文天祥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邵龙宝: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科学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
诸子百家、文学艺术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气质、风度和精神品质和人格特质: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大同理想、中庸之道、执两用中、诚信正直、温文尔雅、和乐尚礼、学以为人、内圣外王、儒道互补、能上能下、进退自如、刚柔相济、绵中藏针、知行合一、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李泽厚:巫术礼仪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源头
而王权和王之所以能够如此,又是由于“巫’的通神人的特质日益直接理性化,成为上古君王、天子某种体制化、道德化的行为和品格。这就是中国上古思想史的最大秘密:“巫”的基本特质通由“巫君合一”、“政教合一”途径,直接理性化而成为中国思想大传统的根本特色。巫的特质在中国大传统中,以理性化的形式坚固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