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里关曲线”助力全球气候治理——中国唯一全球大气本底站建成...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中国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瓦里关山顶,矗立着世界气象组织唯一设立在欧亚大陆腹地的全球大气本底站——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瓦里关站”)。30年前,在“气候变化”还是小众词汇之时,这座让人们“看见”地球呼吸的大气观测站点,在高山之巅拔地而起;30年来,三代瓦里关人克服重重困难...
航天科工极地气象站服务第41次南极科考
早在2017年,由23所航天新气象公司研制的基准辐射观测站便在南极中山站开展长期本底辐射观测工作,截至今日设备仍稳定地运行,连续准确获取观测数据,观测数据可用于研究极地地区太阳辐射与臭氧空洞演变、冰川消融、全球变暖的驱动关系。在接到此次极地气象站的研制需求后,公司立即组织专门队伍开展技术攻关,向研发满足"极端低温...
了解天气与气候:太阳辐射观测气象站的原理解读
直接辐射表:通过遮光环遮蔽天空中的散射辐射,只测量太阳光直接照射到传感器上的部分。散射辐射表:通过安装遮光罩,遮挡太阳的直接辐射,只测量天空中的散射辐射。红外辐射表:利用热敏电阻或热电偶测量红外辐射引起的温度变化,进而计算红外辐射能量。4.数据的应用通过太阳辐射观测气象站获取的数据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NASA将发射新仪器观测“中日冕”
导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于11月4日将日冕诊断实验(CODEX)载荷发送至国际空间站,CODEX将根据需要,利用日冕仪研究“中日冕”,即产生太阳风的太阳大气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于11月4日将日冕诊断实验(CODEX)载荷发送至国际空间站(ISS)。据《科学》报道,CODEX是NASA与韩国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所(...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6月将试运行 高质量监测太阳活动
子午工程是国家布局的用于研究空间天气的地基观测网络。2012年,子午工程一期15个站点建设完成,2019年8月二期启动新增16个站点的建设工作。其中,位于四川稻城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就是二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子午工程二期总指挥王赤:空间天气的源头来自太阳的爆发活动,所以我们这个圆环阵它主...
逐日问苍穹 | 专访怀柔基地原首席科学家张洪起研究员
张洪起,长期从事太阳磁场的观测和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首席科学家(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在《太阳磁学》的前言中提到,本书是为国内外那些对太阳磁学及其在天体物理学中的作用感兴趣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准备的。为什么在一本如此专业的天文著作里,会用一句老子的话开篇?张洪起说,这源于自...
电波环境观测站网:实时“预报”太阳风暴
不必恐慌,地球自带“防毒面罩”——磁场,它能帮助我们阻挡绝大部分太阳爆发带来的高能粒子流。而且,我们还有强大的科技“护体”——电波环境观测站网。这是由中国电科22所架设84台套观测设备,分别布设在我国大江南北21个观测站点,犹如一双双“千里眼”,编织成一张持续监测太空动向、电离层变化的电波环境观测站网...
欧洲守望者号日地L5点空间天气卫星布局进展及启示
美国提出多个L5任务概念,如国际与日同在计划(ILWS)L5任务“影响地球的太阳爆发诱因观测台(EASCO)”、利用立方星和太阳帆分步实施的分布式L5空间天气监测台(SWB-L5);中国科研人员提出日地活动和瞬变事件探测小卫星(IN??STANT)任务概念。也有学者专题研究了L5任务应搭载的有效载荷种类。2009年第4季度,美国国家航空...
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成:为太阳空间观测贡献“中国视角”
方成:自2021年10月发射以来,“羲和号”在轨稳定运行,已经至少观测到数百个太阳耀斑的爆发过程。“羲和号”的设计寿命是3年,但现在看来,其服役期还可以延长1—2年。目前,“羲和号”约95分钟绕地球旋转1圈,每天旋转15圈。每天的观测数据由3个地面接收站接收后,传到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再传到南京大学的太阳科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太阳物理学家汪景琇——执着探索太阳的奥秘
1983年,汪景琇在导师史忠先的带领下,到国外访学,第一次体验了太阳观测。一开始,汪景琇没有接到具体的课题任务,但每天一大早,他就第一个到观测站的圆顶(观测实验室),帮助观测人员检查观测设备、做好望远镜聚焦等准备工作。无论哪个观测课题,汪景琇都紧盯着监测屏幕,了解观测区域的结构特征和演化趋势。休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