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西坡:《随想录》随想
我心目中,珍贵的友情远远超过珍贵的版本;至于“118”,究竟是编辑部得到巴金许可从150本中截留,还是巴金赠给哪个编辑或经各种辗转,我已懒得刨根问底。(西坡)
巴金的《家》得以连载,离不开这位闵行人的约稿……
火雪明:为巴金催生了《家》1931年清明刚过,上海江湾路鸿兴坊75号一幢石库门房子,迎来了一批批年轻人。一进门,大家就投入迎接世界语学会会员大会的准备工作;一见面,大家就交流学习世界语的心得体会。在这群充满着青春活力的年轻人中,有两位谈得特别投机。“我的朋友吴灵园,是《时报》的文学编辑,他想在《时...
62个版本《家》!“巴金书房”这些魔力,等你来发现
一走进主题阅览区,抬眼就能看到玻璃上巴金的肖像画。这是1992年,翻译家、作家、美术家高莽陪外宾来上海,期间去巴金家中探望时为他画下了这幅速写像。画完后,巴金为画像签了名。待高莽告辞即将离开时,巴金又向他要了画笔,在签名下边加了一句话“我说像我。谢谢。”在主题阅览区的入口处,摆放着一尊由前...
一周文化讲座|文学的众声与独白
嘉宾:范苏苏(《历史的见证》主编、范长江长子)、江志顺(《解放军报》原摄影部主任)、徐京星(《中国日报》原摄影部主任)、于文国(《工人日报》原摄影部主任)、李靖(《解放军画报》原记者部主任)、贾国荣(中国新闻社原摄影部主任)、冯凯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高级记者)等翻开《历史的见证》,12位长江韬奋奖(长江系...
一周文化讲座|文学的众声与独白_腾讯新闻
和音乐演奏家表演作曲家的乐谱一样,译者扮演着文学作家的角色,他们将他人的作品完美呈现出来。三位荷兰著名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家,林恪(MarkLeenhouts)、马苏菲(SilviaMarijnissen)和哥舒玺思(AnneSytskeKeijser)共同承担了将十八世纪中国小说杰作《红楼梦》从中文翻译成荷兰语的重任。历经超过12年的努力,他们合作...
一周文化讲座|今天我们还需要人类学博物馆吗
嘉宾:薛茗(人类学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研究员)、朱靖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9月6日,我们邀请近期来京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研究员薛茗博士,分享她近期出版的新书《77街的神龛》,并放映她的纪录片《画唐卡的女子》(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薛茗老师与朱靖江老师都是北大校友、人类学家、纪录片工作者和...
巴金《家》改编成音乐剧电影,导演刘红梅:刻骨铭心的三句话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巴金先生在小说《家》中表达了对青春生命的赞叹和惋惜。他曾写道:“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青年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最后还要写一个叛徒……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旧家庭里面我...
许子东视频专栏:为什么巴金的《家》是最多中国人读的小说之一
很多海外的研究家说巴金的小说浅,我说,如果这种位置越高说话的真理性越强的现象,哪一天消失了,在家中消失了,我们才有说巴金浅的奢侈。高老太爷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坏人,比起克安、克定,那才是腐化。觉慧跟高老太爷最后有一次见面,评论家黄子平说是《家》中最感人的一个段落,原来觉慧、觉民都是想继承高老太爷所...
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
巴金对此并不讳言,他说“自从1931年和1932年小说在《时报》连载后,到1980年我一共修改了8次”。曾有学者通过校阅《家》的版本,发现“全集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对“开明本”(开明书店1933年版)做了14000余处删改,“几乎是每章、每段甚至每句都有所修改。”...
巴金《家》经典语句
巴金《家》经典语句1、所有家庭主妇都是政治高手,上有公婆下有子女,还要巴结伴侣,都得软硬兼施,才摆得平,对时间及金钱运用,均有心得,否则不能应付日常生活。2、老巴菲特曾经说过:富家子弟出生时,都含着金汤匙,但有时候,金汤匙也会变成背上插着的金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