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里的科学|家蚕驯化,最早的“基因”改造工程
“蚕的一生从一颗小蚕卵开始,经过孵化变成幼虫,然后吐丝结茧成蚕蛹,最后蜕变成为长着翅膀的蚕蛾。”官琴说,古代先民在关注蚕、驯化蚕的过程中,也掌握了蚕生长发育的规律,并在具体的织绸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生产经验,这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科技创造性。在丝博的展览里,“腊月浴蚕”是养蚕缫丝的起点。“浴蚕...
在巴山渝水育良种(青春派)
近年来,李志清和同事们一边在生长发育素材创制上发力,如针对家蚕卵巢发育异常问题,进行遗传改良提高产卵数;与此同时,在新型蚕丝医学应用上拓展,如开发功能性蚕丝水凝胶、3D培养神经干细胞等先进生物材料。育用结合,助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家蚕生长发育、免疫抗病、丝蛋白合成、功能性蚕丝等靶标,截至目前,中心的...
他们,在科学城种“芯片”!
近年来,李志清和同事们一边在生长发育素材创制上发力,如针对家蚕卵巢发育异常问题,进行遗传改良提高产卵数;与此同时,在新型蚕丝医学应用上拓展,如开发功能性蚕丝水凝胶、3D培养神经干细胞等先进生物材料。育用结合,助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家蚕生长发育、免疫抗病、丝蛋白合成、功能性蚕丝等靶标,截至目前,中心的...
他们聚焦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发掘、收集、保护、创制与利用
近年来,李志清和同事们一边在生长发育素材创制上发力,如针对家蚕卵巢发育异常问题,进行遗传改良提高产卵数;与此同时,在新型蚕丝医学应用上拓展,如开发功能性蚕丝水凝胶、3D培养神经干细胞等先进生物材料。育用结合,助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家蚕生长发育、免疫抗病、丝蛋白合成、功能性蚕丝等靶标,截至目前,中心的...
科教兴国专题——历史情况
这十三个方面是:(一)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二)矿冶;(三)燃料和动力;(四)机械制造;(五)化学工业;(六)建筑;(七)运输和通讯;(八)新技术;(九)国防;(十)农、林、牧;(十一)医药卫生;(十二)仪器、计量和国家标准;(十三)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和科学情报。第一个方面有一项或几项任务。每一个任务又包括若干个中心...
蚕桑互作新机制揭示
研究发现,桑树中的miR168a被家蚕取食后,会通过外泌体运输进入蚕体,调控家蚕BmMthl1基因从而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家蚕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最终延长家蚕的寿命,并显著提高雌蛾的产卵能力(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该研究首次证明了桑树源miR168a能够跨界调控家蚕的生长发育,揭示了蚕桑互作新机制。
气候变化影响三星堆人衣食住行?揭秘古蜀国的“气候密码”
四季分明且稳定的天气,有利于桑树的生长和家蚕的生命形成稳定性周期;适量的阳光、较长的无霜期对桑树的光合作用和生长至关重要,有助于桑叶的养分积累,确保养蚕期间有充足的桑叶供应,进而促进蚕的生长发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气候区,这类气候类型较为常见,如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和印度部分地区。
这种适合夏天的纺织材料,在医学中还有这么多用途!
首先,丝素蛋白通过NF-κB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阶段常见蛋白的表达,例如表皮生长因子(EGF)、纤连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L-10(白细胞介素10)、IL-1β、转化生长因子(TGF)和细胞周期蛋白,从而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和炎症的消退。其次,丝素蛋白会激活在伤口愈合中起关键作用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
本期荐读丨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关玲等
丝腺是家蚕合成和分泌蚕丝的器官,且家蚕丝腺细胞仅在胚胎期发生约10次分裂,形成约1080个细胞。为了研究丝腺细胞分裂过程,人们用含有Brdu(胸腺嘧啶T的一种类似物,可代替胸腺嘧啶T作为原材料合成新的DNA)的培养液培养正在分裂的家蚕丝腺细胞,一段时间后,利用荧光检测技术观察丝腺细胞,结果如图1...
我国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吕鸿声
1979年3月吕鸿声先生(第二排中)和中国蚕学会理事会成员合影□王福海吕鸿声先生(1926—2012)是原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他长期从事家蚕个体发育的激素调控、蚕体抗病机理及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三个相关领域的开拓性研究,是我国著名的家蚕生理病理学家、昆虫病...